集体记忆与历史认同:初中历史中的传说教学

zoޛ)j馝m9z6^=t]v]xםzuii׶材料。在教学中,可通过这些考古文物,还原远古居民的历史现场,勾勒远古时期的文明概貌。此外,教师在讲述中可适时引用地方风物(“主要指景观中粘连了地方知识的部分”,“神话景观则大多属于风物”[18])来补充传说。

由于历史本身的復杂性,在以第三方资料佐证传说时,需小心谨慎。严格来说,这些考古文物年代上确实存在于远古时期,不过不能作为炎黄存在的确切证据。为充分发挥作用,考古文物、地方风物与远古传说的存在,应相对独立。在教学中,需明确考古文物和地方风物自身的内涵与标准,保证叙事力度。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考古文物与地方风物的价值,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资料,去解读传说。

3.感性与理性并行

在传说教学中,并不需要过度强调理性架构,可从感性认识着手。皮亚杰提出“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19]对儿童来说,单一的史书记载难免枯燥,需要寻找别的途径了解历史。传说的趣味性适应了儿童的心理结构与发展阶段,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不过,在感性教育的基础上也要追求理性,以实现历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炎帝、黄帝作为传说人物,在描述时应保持理性,以增强传说的可信力。部编教材将炎黄二帝定位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与之前的“人文始祖”相比,虽仅有一字之差,但意义不同。“初”意为开始、第一,“始”指开始,范围较为宽泛。将其定位为“人文初祖”,针对性与指向性更强,体现出对炎黄二帝的高度尊崇,反映出历史教学对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追求。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在于求根溯源,远古传说不可或缺。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神话与传说的神奇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追求历史的客观与真实,应引导学生探寻神话与传说中的历史信息,利用文献、考古等第三方资料佐证,进而为历史教学提供一笔新鲜资料。在传说教学中,既要站在客观求实的高度,发掘传说的史料价值,厘清传说中的历史信息;又需发挥主观作用,创设趣味与理性并存的教学,建构远古传说时期的历史。

【注释】

[1]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2]吕思勉:《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页。

[3][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4、31页。

[4]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31页。

[5](法)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7]娜拉:《“各民族共创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认同基础》,《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8][9][18]齐世荣主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2、13、16页。

[10]王世光:《论近百年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黄帝形象》,《教育学报》2012年第1期。

[11]黄万强:《高中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调查》,《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年第8期。

[12]李绍连:《炎黄文化与炎黄子孙》,《中州学刊》1992年第5期。

[13][16]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1页。

[14][15][19]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3、224、189页。

[18]张多:《灾害的神话表征——“大禹治水”的景观分布及减灾表述》,《民俗研究》2018年第6期。

推荐访问:认同 集体 记忆 教学 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