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色彩教学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过去很长时间因袭前苏联色彩教学方法模式受到诸多质疑,本文结合了现代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论述了色彩教学的含义与价值,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在色彩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高校色彩教学的发展思路,使得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等学校;色彩教学;个性引导;创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229-01

一、色彩教学的含义及其价值分析

色彩教学是基础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可以说是绘画语言诸要素中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色彩基本功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训练技术技巧, 包括对色彩的知识原理, 观察方法, 表现技巧, 色彩造型等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它包括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意识, 色彩的审美意识, 色彩的审美能力以及智能的培养。在色彩教学中应当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

在原始社会, 人们对色彩的认识, 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最基本的生理反应和心理需求。色彩能最直接地唤起了人心理上的兴奋。那些彩色的岩画, 体现出早期人类的生命需要。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 在相当漫长的古典主义绘画中是以素描关系带动并呈现色彩, 形总是优先于色彩, 色彩只不过是体现加强形的一种手段。自印象主义的色彩革命之后, 始以色彩关系带动并呈现素描, 凡是素描所涉及的诸般原理, 在经色彩为诉求的抽象绘画中都有所交待落实。在现代主义绘画中, 用色彩表达素描关系, 以素描表达色彩效果。作品中以色彩的层次来描绘自然现象和形态,实现了色彩的物质化。色彩优先于形, 特别是在现代抽象绘画中, 色彩自行具备了素描的性格, 并赋予深刻的内涵。在此, 一切形象都被单纯化或被省略。无形的色, 无色的形, 素描与色彩进入了一种自在自为的所谓“纯绘画”境界。特别是到了近代, 随着人们对色彩的进一步认识与表现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使色彩带有明显的设计意识, 并形成独立的学科———色彩学。

二、当前高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正不断加快,作为高等院校学科组成部分之一的美术学也不例外,其专业基础色彩教学的改革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高校基础色彩教学普遍采用条件色写生的理论,主要是因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具体是把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三者综合观察加以表现,客观地反映物象的本来面貌,即所谓“眼中真实”的色彩。现在看来,这种单一的条件色写生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色彩深层领域的探求,也不利于个体想象色彩、主观色彩的挖掘和发挥,并使其最终服务于创作的目的不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高校基础色彩教学所表现的弊端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教学模式客观地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描摹物象,形成了思维上的“惰性”,往往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二)不利于对色调的形成,对画面的变调、色块的组合搭配、画面色彩肌理构成等色彩构成要素缺乏系统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三)从基础色彩到创作色彩的演变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难以做到环环相扣。

三、高校色彩教学的发展路径选择

一是要注重对色彩整体的观察和感受。培养整体观察色彩关系的能力是学习色彩的核心,是跨人艺术之门的关键,同时也是继续发展和充实色彩审美与创造力的基石。色彩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观察色彩和驾驭色彩的能力。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一要在单纯中见丰富,统一中有变化;二要在注重整体观察与对比。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默写能力,注重单一主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当我们观察自然景物时,由于季节、气候、时间、光线、地理环境的不同,所感受到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对色彩感觉的敏锐反映力,提高学生直觉的观察能力和接受视觉信息的能力。应培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气质的提高也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默写通过敏锐的直观感受,对所要默写的物象进行形象思维,观察分析后,把它表现出来。

三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力是色彩教学的进一步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自我个人见解,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主观优势并给他们指出适合他们的表现手法。如果引导得当,他们的作画能力,创造性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色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发挥出学生各自的绘画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国新.色彩基础教学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6).

[2]陈小雄.论色彩教学的共性与个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3]李尚婕、李季.在色彩教学中建立学生自身的审美框架——色彩教学活动中的分解式课题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1).

推荐访问:对策 探讨 色彩 高校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