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事业优质服务资源城乡互动机制研究

旅游业是推动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产业,在推动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市政府已决定将旅游业作为重庆市支柱产业之一,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发展思路,走市场化旅游经营管理新路,搭建旅游发展调控平台,全面启动旅游市场营销,大力度推进旅游宣传,充分调动市与区县互动,将重庆打造成为一个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和现代化大都市风貌的旅游大都市。

1.重庆市旅游事业发展成绩和存在问题

1.1主要旅游指标创历史新高

2011年1-10月重庆机场进出港旅客人次同比增38.3%,旅客中旅游者人次同比增长46%;全市五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达到81%,比全国56%高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61.7%高19.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3位,西部地区第1位。2011年全年接待旅游者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68亿元,将分别同比增长37%和38%。其中入境旅游者186.4万人次,同比增长36%。主要旅游指标增幅为我市旅游发展历年之最。

1.2精品景区建设初显成效

重庆市内旅游资源丰富,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蜚声中外,尤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闻名遐迩。这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址各1处;国家A级景区87处、风景名胜区6处,包括长江三峡、天坑地缝、缙云山、金佛山、四面山、芙蓉江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区4处,包括长江三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森林公园22处、地质公园4处;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历史文化名镇2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处、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8处,另外还有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永州黄瓜山百里果乡、北碚金果园生态旅游区等16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1.3旅游平台不断升级

重庆市由旅游局牵头,着手搭建“1+5”要素平台。在2011年,市旅游局牵头成立了重庆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整合资源,利用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初步搭建起了旅游培训教育、宣传营销、规划策划、咨询评估、投融资等“五大平台”。组建了重庆旅游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重庆旅游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协议。2011年底,“1+5”旅游要素平台总部基地将开工建设,首开国内旅游要素配置先河。

1.4国内外旅游全面发展

重庆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入境旅游稳健增长,国内旅游全面发展的格局。国际旅游客源国分布广泛,日本、美国、韩国和西欧(英、法、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是重庆入境旅游的新兴市场,增长较快。重庆直辖以来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与国内旅游收入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重庆市游客数量达到1283.31万人,同比增长31.5%,旅游收入达到37.97亿元,同比增长32.3%;2011年重庆市游客总数达1.95亿人次,总收入1112亿元。其中入境游客数量达到156.8万人,同比增长33.2%,外汇收入达到8.34亿元,同比增长36.4%。①

1.5重庆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

1.5.1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1]

重庆直辖以来旅游业不端发展, 2008年在遭遇冰冻雨雪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双重自然灾害打击下,旅游接待总人次突破1亿,旅游总收入达到561亿元。尽管如此,重庆旅游业在全国旅游总收入以及重庆市GDP中的比例也仅占到4.8%、11%,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1.5.2缺乏有号召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重庆的旅游产业还缺乏号召力的区域旅游品牌,已经形成的品牌只有“长江三峡、巫山小三峡、大足石刻”,还缺乏重庆整体的大品牌。

重庆拥有丰富的一流旅游资源,但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较低,重庆的旅游资源已开发或初步开发的尚不足40%,而开发利用较成熟的不足1/10;[2]大足石刻、长江三峡等世界级品位的优势旅游资源未能转化为市场优势,导致重庆旅游产品缺乏精品的局面,制约了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主打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创新、产品形态单一;缺少在海内外有足够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特色旅游项目,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仅仅注重形式,而没有深度挖掘重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产品自然无法形成特色。

2.重庆市旅游事业优质服务资源分析

2.1重庆市旅游事业优质服务资源界定

从界定范围上来看,虽然近年来重庆市旅游发展迅速,但由于重庆地处西部、旅游事业发展基础相对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来看仍显不足薄弱,因此优质资源的比较以重庆市为界定范围。

从城市与乡村的界定标准来看,则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思想,将城市和乡村界定范围分别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 “一小时经济圈”与综合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作为“城市”与“乡村”的界定范围进行比较分析。

从界定标准来看,主要从以下三个纬度进行考量:一是旅游资源的城乡差距大,分布极不均衡;二是旅游资源已经有一定的前期基础,有余力进行城乡互助,提升乡村(城市)的旅游事业服务水平;三是旅游资源发展水平虽然不高,但资源本身很丰富,如果进行发掘,可以带动同类或他资源的发展。将重庆的城乡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三个特征具备两个,即可界定为优质旅游资源,着手大力发掘资源潜力。城市拥有良好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以及城市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乡村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特有民间习俗,少数民族风情以及边城风景,尤其是渝东北、渝东南边缘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重庆市统筹城乡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因此城乡所各具有的优势符合旅游事业优质资源界定标准。

2.2城乡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重庆旅游业主要有农业旅游、温泉旅游、古镇旅游三大类。(见表2.1):

表2.1 旅游市场、收入细分

数据来源:重庆旅游网.cn/qkpdf/kjzf/kjzf201208/kjzf20120842-1.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重庆市 互动 优质服务 城乡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