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的实践教学调整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怎样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当务之急的任务。《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和迁移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港口专业开设的现状以及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探讨了高职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体系中实践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关键词: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 实践教学 调整

根据“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这三方面来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必要对《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中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

1 课程结构调整的背景

1.1 课程设置的现状

《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港口装卸机械的操作要领,熟悉港口装卸机械的养护技术,为走上工作岗位,参与港口装卸机械的操作和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的港口装卸工艺,科学地配置和管理装卸机械的基本工作能力,即合理配置设备装卸生产各环节设备的数量、规格,能根据设备装机功率、控制方式、供电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电力驱动机械的供电电压等级,减少线路损耗和设备损耗,以便达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利用率。学生毕业后能在各港口企业、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物流企业或其它类型企业中从事装卸机械操作和维护等工作。

目前,课程的现状表现为:

1.1.1 教材选用面狭窄,目前选用一本港口职工教育统编教材,教材的适用性差,教材中所涉及的港口装卸机械种类众多,使用和操作方法迥异,而且养护技术错综复杂,在实践教学内容取舍也很难,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1.2 港口装卸机械都是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多则几千万,少则几百万,还需要宽阔的场地、高大的厂房和较高的基建要求,所以要有建这样一个实验室谈何容易。换个角度来说,学校可以借用港口专业的实习基地来完成实训计划,但是港口装卸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很严格,码头上要开辟一块场地、放置几台闲置的装卸机械供学生实训,也不切实际,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港口行业对港口装卸机械类人才的需求

舟山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短短数年间,舟山港口已发展成为以水水中转为主,集大宗物资中转储备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和大型船舶服务基地于一身的深水良港。“世界少见,全国一流”的港口资源优势,已经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经济优势。初步建设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矿砂中转配送、煤炭加工配送、化工品中转和粮食中转加工等六大基地,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长三角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市域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

随着《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了,各港口对人才的需求也加大了,从学校这几年企业咨询会和市场调查来看,舟山港口企业对有意从事港口装卸机械操作与管理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港口装卸机械使用与养护》课程结构设置更要贴近企业需要。

2 课程实践结构调整的思路

2.1 调整实验内容和创新实验模式

港口装卸机械按装卸的物料不同可分为散状物料装卸机械和成件物品装卸机械。散料装卸机械有车辆用和船舶用,包括装载机、装车(船)机、卸车(船)机、斗轮堆取料机等。成件物品装卸机械,一般用配有相应取物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和起升车辆来完成。集装箱和托盘所用的装卸机械主要是集装箱运载桥、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跨车、叉车和托盘搬运车等。

在这众多的装卸机械中选好学生实训项目,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要求、学校实训条件和舟山港口实际需要来看,选出两个实训项目较为合理,内燃装卸机械部分选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或柴油发动机叉车;电动装卸机械部分选用集装箱装卸桥或门座式起重机。

实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树立自信心。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叉车的基本操作到叉车的日常养护,从龙门起重机的基本操作到龙门起重机的日常养护,从门机的基本操作到门机日常养护,从装卸桥的基本操作到装卸桥的日常养护,每一模块都应有自己的要求,并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做到逐步提高技能培训的层次,达到实践教学内容与考证同步。同时每年安排学生参加当地的门机、叉车、桥吊等考证,帮助学生能顺利考取相关证书,实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接轨。

2.2 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

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法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对于该课程来讲,由于其实践性很强,这样的考核方法显然是不客观的。因此,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要大胆地改革——采用了动态考核的办法,加大过程教学比例,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实做能力。学习成果考核采用随堂考试、小组作业、实训报告、实操现场考核等,其所占比例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同时学生考取了与该课程实践教学要求相符的专业证书,可免修该课程,自动获取该课程的学分,

3 结束语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后,实践课程部分的设置比以前更合理、更贴近企业需求,但课程目前仍存在着不足:实验条件不够充裕,能供实训的选择很有限。随着学校对专业的建设,实训条件会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林红.“模块式任务先导”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广西教育.2009.18,P92.

[2]蔡昱.《建筑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谈.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P24-25.

[3]吴二娇,刘璟.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创新教学法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0,P271-273.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5(5).

作者简介:

朱亚珠,女,副教授,现就职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食品科学、机械教学工作,已在省级及其以上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专业学术论文

推荐访问:装卸 高职 养护 港口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