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建筑施工安全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 循环模式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探讨了建筑业安全管理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过程,借以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率,增加效益。

关键词:安全管理;PDCA;循环

1 运用PDCA循环模式的目的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成熟有效的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家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目前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现场对安全管理现状综合分析,应用PDCA循环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模式,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使组织在实施安全管理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

2 PDCA循环简介

2.1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①计划阶段(Plan):调查、收集研究有关资料,根据建筑安全需要,结合本企业、本建设项目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②执行阶段(Do):按照安全计划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执行等各项工作。③检查阶段(Check):根据计划检查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实施效果,总结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明确问题。④改进阶段(Act):根据安全计划的实施、检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处理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保证安全计划的实现。遗留问题进入下一循环。

2.2 PDCA分析的八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③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

——why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

——what达到什么目标?

——where在何处执行?

——who由谁负责完成?

——when什么时间完成?

——how怎样执行?

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

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

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決。

3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3.1 分析人从梯上坠落伤亡事件

P阶段(计划):找出发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有身体闪晃落梯、梯子有缺陷落梯、踩滑梯档落梯。再具体分析导致这些动作的因素,从人的方面、设备的方面、工艺及环境条件方面分析,找出其具体因素有手使工具闪晃、手扶工件闪晃、躲闪险情闪晃、未系安全带、使用前未检查梯子、梯子立柱折断、未穿防滑鞋等。就因为这些具体的因素存在,所以才导致了人从梯上坠落伤亡。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改进计划,提出活动措施。作业之前检查梯子是否完好、工件是否有损伤、梯子上是否有油污、是否穿了防滑鞋、作业时是否系了安全带,在作业时保证双手不能同时脱离梯子。这些计划的制定,确保在每次作业之前都要检查到位,如有哪项不合格,立刻停止作业,要保证所有这些都要按计划规定落到实处。

D阶段(实施):针对P阶段制定的各项活动措施,确保每一项都能按计划进行,按规章办事。

C阶段(检查):对照计划,检查实施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经验问题。根据计划要求,看实施过程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实施过程是否按规章办事,注意具体细节。

A阶段(处理):对人从梯上坠落伤亡这一事故,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将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以巩固成绩;把失败的教训或不足之处,找出差距,转入下一个环节,以利于改进。

通过这样反复的PDCA循环,将每一个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落到实处,以至于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再发生人从梯上坠落伤亡这一事故。

3.2 PDCA循环在施工安全中的应用

3.1.1 计划(Plan)

①现场安全分析。根据工程项目分析施工内容中涉及到的施工种类,施工机具,作业工种,现场的施工环境,周边的作业环境等。

②安全管理目标。按照上级、业主对施工现场的要求,项目部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针对现场施工特点,分析安全形势,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③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尤其是明确项目经理、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并按照上级要求,将安全生产指标分解到施工队以及每一位职工;深入生产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发现问题、治理隐患、解决难题;各岗位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最后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险肇事故、未遂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班组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总结原因、吸取教训、做好安全生产。

④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项目开工后,针对现场项目施工内容及作业类别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包括作业种类、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分析、事故的种类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⑤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项目内容,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严格审批制度;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在进行施工。

⑥法律法规的组织收集。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适用本项目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收集。

⑦安全资料的组织收集。针对工程实施的进度安排,对日常的安全资料、收文发文等进行收集,并建立安全管理台账。

3.1.2 实施(DO)

按照制定的策划内容,组织实际行动并严格保证计划的完整性。项目部把目标计划贯彻到分包、施工班组及施工相关人员。层层落实,逐级落实。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进行实施操作。

①安全教育培训。从分析历来安全事故数据可以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事故比例88%,物的不安全状态占10%;环境的影响占2%。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及施工交底相结合,是项目部保障现场安全生产的首要因素。教育培训的形式可分为:岗前三级教育、月度安全学习、危险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及事故案例教育等。

②分项施工前的风险评估。结合计划中的危险源风险分析,施工过程的分项项目开工前,安全管理部门与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会同专业分包方进行该项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估。评估方法有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矩阵法、现场作业分析法(JSA)等。以现场作业分析法(JSA)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I、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II、分析过程内容:

◇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

◇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

◇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

◇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

◇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

③安全物资采购和进场验证。项目部依据所应用安全防护用品的规定标准,在物资进场评价和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检查验证用品的安全合格资料及性能。同时亦重点关注当前分包方自行采购和自带安全物资的情况,所有物资合格后,等待验收。

④分包控制。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以下控制:

I、对分包进场的物资、工具设备进行验收把关。

II、对分包编制的专项施组和方案措施计划等施工指导性资料进行确认并上报上一级审核通过。

III、根据安全教育及交底制度,按照教育培训内容进行安全交底,双方签字。

⑤应急预案演练。针对项目编制的应急预案、现场各类事故处置方案,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应急演練,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1.3 检查(Check)与改进(Act)

I、项目部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日常检查,以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活动,保证安全管理目标实现。

II、安全检查内容:

日常安全检查:由专(兼)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生活区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并保留书面记录。分包单位由其安全员每日对所辖施工范围进行安全环保自检工作,并保留书面记录。

月度安全检查评分:每月依据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各项目安全检查评分。并记录汇总归档。

其他各专项安全检查:如起重作业、临时用电、消防等专项检查及其他临时性的检查。根据单位、业主、监理或现场施工实际,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适时组织对本项目各危险性较大作业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3.1.4 总结施工经验

PDCA循环的主要特性是运行至最后的检查处理步骤后,不是就此终止,而是为了下一次的循环作出基础,提供经验教训。在本次的循环终结及下次的计划始端之间形成过渡桥梁,把第一次得到的资源过滤吸收,在下一次计划分析中成为主要考虑因素。

4 结论

总之,PDCA循环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对于分析辨识危险源、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降低风险事故、实现安全目标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方东平.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

[2] 葛素洁,杨洁等.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黄世国,徐丽.基于PDCA循环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7.

推荐访问:施工安全 循环 建筑 P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