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空肠营养管在SAP中的应用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营养支持

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中营养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从一确诊就必须禁食, 营养供给主要有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经济费用较高, 并发症较多, 发生肠功能衰竭的风险较大。EN是经济、安全、简便的营养支持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8年2月~2013年2月对1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置入胃空肠营养。男6例, 女4例, 年龄40~62岁, 平均年龄51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

1. 2 器械 奥林巴斯-C260胃镜, cook鼻空肠营养管, 黄斑马导丝。

1. 3 方法 1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在确诊后3 d放置鼻空肠营养管, 经电子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 放置成功后推注造影剂, 在X线下确认置管位置(大于屈氏韧带以下40 cm以上)。腹压高者, 先行胃肠减压, 待腹压有所降低后可试用温生理盐水管内注入, 每次50 ml。观察如无明显返流, 可逐渐加量, 或换注果汁、牛奶、菜汤等。因营养管直径较细易堵塞, 注完营养液后用温开水冲洗管腔, 以保证管腔通畅。严密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初期少量多次给予, 经管内注入营养不足部分可于肠外营养补充。

2 结果

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痊愈7例, 死亡1例, 自动出院1例。住院天数20~40 d, 平均28 d, 无严重代谢紊乱、应激性溃疡及肠功能衰竭的发生。3例病例在给予肠内营养液过程中有不同程度腹泻, 经降低营养液浓度及注入速度后症状有所缓解。1例因腹压较高, 营养管脱出, 内镜下重新置管。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肠功能衰竭的存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预防或治疗成为重症胰腺炎支持治疗不可或缺的重点。在疾病早期肠道功能未发生衰竭时就应该提供肠道内营养的理论已被多数临床医生认可。营养供给模式已由传统的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转变。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应激性溃疡、肠道内感染、肠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肠内营养能提供肠道黏膜代谢所需的营养需求, 有相关文献报道指出, 肠道营养大部分来自于肠内的营养物质约占70%左右, 只有大约30%左右是来自于动脉血供。

SAP患者在应激状态下, 胃动力多出现减退, 多数患者伴有胃潴留, 容易发生返流从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而小肠功能多影响较少, 空肠营养的使用因其插入位置较深, 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返流的并发症, 但其存在的弊端是空肠营养管直径较细, 管子较长, 较易发生堵塞及移位。

SAP患者的治疗原则中营养支持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对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疾病, 可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应激反应, 营养支持治疗可从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升治疗效果。传统治疗方法中肠外营养是急性胰腺炎营养治疗的主要渠道, 其对胰腺外分泌几乎无刺激作用, 可达到胰腺“休息”目的。但其弊端是经济费用较高, 并发症发生率高, 较易发生肠功能衰竭, 菌群移位增加, 感染发生率高。肠功能衰竭, 可导致免疫耐受异常, 使应激反应较重。SAP其死亡原因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继发感染, 而肠道菌群移位又是继发感染的主要原因。据相关资料表明EN可避免菌群移位及肠黏膜屏障的破坏。可避免对胰腺外分泌的刺激, 又解决了患者的营养不良难题, 维护了肠道黏膜屏障和稳定肠道菌群, 减少了菌群移位的发生。鼻空肠营养管的放置手术操作简单, 经济花费少, 能有效解决患者的营养问题, 减少感染机会, 改善肠道功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住院时间。基层医院均可开展, 作者认为可推广于临床。

推荐访问:空肠 营养 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