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发展综述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区域规划发展综述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区域规划发展综述 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综述

[摘要] 本文对“十二五”区域规划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与中国城市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创新等前沿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区域规划;产业转型;区域发展

2010年6月12—13日,“十二五”区域规划学术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主办。大会共收到论文近80篇,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采取了主题演讲、专题分组研讨、集中点评与自由提问的方式进行,与会学者就“十二五”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此外,会议就区域发展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展开了深刻讨论,对区域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发挥了良好作用,并且对“十二五”区域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

一、关于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

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并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与会者就关于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就中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对经济要素进行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性安排,并分析了区域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指出区域规划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中存在的异同,认为区域规划主要包括规划的范围、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区域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政策与保障措施等几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则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区域规划的特点,即突出区域的发展定位、增强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的战略性、正确认识规划的发展环境、形成地区发展特色和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针对未来区域规划的生产力布局安排,孙久文教授认为应当具有“三个重要依据”的作用: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作为企业选址的重要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周民良研究员认为,以往在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形成中,比较重视产业规划编制和产业政策制定,对于区域规划重视不够。从“十一五”时期开始,国家重视制定区域规划,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才有可能在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在区域层面有效扩大内需时,把区域规划作为重要手段。他指出今后应加快区域规划方式的转变,把完善区域规划的形成机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给我国区域规划带来了多重的冲击,区域规划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多重挑战。在转型期需要构建区域规划新的模式,以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温锋华博士后以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副教授认为,首先是在意识层次上,确立价值理性回归下的新区域主义作为新时期区域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其次,是在行动层面上以城乡总体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主线,确立区域规划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法理地位;再次,倡导多学科参与区域规划,促使区域规划从单一的技术学科向旨在维护社会公平、空间公正的综合学科转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孙翠兰教授认为,“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区域特点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分三个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将“四大板块”和“类型区”中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调整,以达到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关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规划工作重点,肖金成认为对于已经出台国家级规划的地

区,应加强规划的贯彻实施,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对规划所提出的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进行全面跟踪,一方面发挥规划应有的指导性和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实施效果,切实发挥区域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应敦促各地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体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意图的高度出发,结合本区域的发展实际,做好实施方案。政府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具体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当然,区域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仍然是跨行政区的规划,省域内部的区域规划只是一种尝试,是一个基础,应在此基础上编制跨行政区的规划直至编制全国性规划。“十二五”期间,应把城市群和经济圈作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并加快制定和颁布一批跨省区重点区域的发展规划。

区域政策则是政府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手段,涉及到利益的转移,通过政府的集中安排,有目的地对某些类型的问题区域实行倾斜,以改变由市场机制作用所形成的一些空间结果。针对“十一五”时期区域政策所产生的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书记和石碧华副研究员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呈现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相对均衡的格局,地区协调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和区域经济在空间布局上由集中走向分散等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孙承平助理研究员则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结构发展中仍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较大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仍较重。通过对“十一五”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多位专家为“十二五”区域规划政策提供了大量建议。其中,李平、石碧华认为应主要关注缩小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政策、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继续加快重点优势区域开发开放步伐、解决问题区域的发展问题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树伟教授则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调整方向应包括进一步规范区域政策调控手段、着力解决区域关键问题、提高东部和东北的城市化质量、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等方面。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则从省区层面进行分析,他认为“十一五”时期是福建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已成定局。“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求福建省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战略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周边沿海发达省份。天津科技大学经济研究所杨海田教授认为,中国经济的空间布局和政策导向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建议我国空间经济研究机构和实际部门联合起来,成立空间经济研究联盟,为优化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持续研究和不懈努力。

区域经济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讨和解决区域问题过程中,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甚至转轨和制度经济学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针对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作了主题演讲,主要围绕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阶段演进、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政策与规划研究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跨入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学进入深入发展期。这个时期,国家区域政策从上个时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即实践和理论难题“双力”驱动、接轨世界前沿,以及理论和实践全面繁荣。他指出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新经济地理学与计算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增长理论、公共经济理论的整合是未来的热点;多尺度、多区域系统协同演化模型与方法需要突破;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模拟模型研究迫在眉睫;区域社会经济空间信息栅格模型与方法研究。

二、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平书记就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与

“不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此次危机充分暴露了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治理的分散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呈现低速增长的特点,在这一形势下,他指出全球需求与经济发展模式急需调整,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要求迫切。同时气候因素正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革命的最主要推动力,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并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利益攸关方瞩目的焦点。

气候变化议题正在改变整个世界,也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气候政治已堂皇走进国际战略博弈的中心。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院邹璇副主任从外汇储备过高、产能严重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角度出发,认为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这些使人明显地感受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当前外汇储备过高和产能严重过剩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机制,并就如何缓解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提出了初步建议。

中国工业增长与投资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陈耀主任、王东升博士认为最早表现在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随后渐次向内陆地区蔓延。在工业下滑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增幅下降最大;进入复苏时期,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全国的份额相应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北上西进”的趋势依然强劲,新的增长点正在涌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沿海地区增长过于依赖外需,中西部地区对投资依赖程度高,粗放型增长的区域特征依然突出。后危机时代,中国地区工业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有针对性地刺激内需,实现外需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损害型向低碳生态型转变;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变。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李双双教授则从轻工业区域发展格局演变出发,认为2009年,轻工业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行业认真贯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方针,取得了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决定性成果。行业整体呈现区域产业升级转移,区域结构调整深化,中西部展现发展潜力等特点。

后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河南科技学院刘荣增副院长认为坚持“四统筹”的发展路径,统筹投资、出口与内需三大动力的关系;统筹区域产业间的双向主动互动;统筹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域的协调发展;统筹全球城市等级的重组与变迁。中国景冈山干部管理学院周金堂副院长认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国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倒逼机制,同时也提供了新的重大的机遇。他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其战略取向。

地区产业转型是指对该地区已有产业进行提升或发展新兴替代产业。不同地区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决定着地区产业转型时表现为多种类型。嘉兴学院商学院钱方明院长测度了1999—2007年长三角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幅度和方向。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9—2007年长三角制造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正在向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转型,但高端化、生态化程度不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喻新安副院长,则从地区转型发展来分析河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选择。他认为实现转型发展,要统一思想认识,解决“想不想转”的问题;谋划方略和大计,解决“能不能转”的问题;寻求路径和方法,解决“敢不敢转”的问题。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镇化步伐,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技术进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城市经济、城乡发展与中国城市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副所长就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战略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城镇化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目前已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但相比较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的幅度将会有所减慢,预计年均提高幅度将保持在—个百分点左右,很难再现“九五”和“十五”时期平均每年—个百分点的增幅。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预计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他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从统计上看,中国的城镇化率确实存在着高估现象。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缺乏质量、不协调、不和谐的城镇化。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必须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特点出发,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加快全面城镇化的进程,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把城镇化快速推进与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城镇化从单纯追求速度型向着力提升质量型转变,从不完全城镇化向全面城镇化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城市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程必定原书记认为资源型城市必须走出资源的局限性,以创新为主题推进转型,以更宽的视野开拓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他从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国资源城市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即推进资源产品沿产业链的转型创新、推进城市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创新、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而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孙洋博士则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认为长三角区域和珠三角区域城市间更多的表现出经济结构的相互联系,而环渤海区域则更倾向于地域临近结构的相互联系。

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区域内自有要素资源及开发能力,而且取决于区域外要素资源流入或吸引外部要素资源的能力。四川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义旭东通过对要素价格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提出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主要由稀缺规律与集聚经济支配,其变化形成要素区域流动的内因。在现实中,要素对流与整合的内生机制表现为价格配置主体与政府调控引导相结合,应该根据要素流动的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城乡之间统筹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张沛教授则从“三农”发展这一新的角度自下而上地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审视和总结,并进一步结合西安这一实际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发展的主线,它贯穿于港口城市发展的始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内外因素推动与作用下,港城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趋势,这些新特点与新趋势是现代化港口城市发展规律在新时期集中体现。宁波工程学院郭华巍书记认为应从搭建互动发展新平台、拓展互动发展新渠道、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以及完善互动发展新保障四个方面来推进新一轮港城互动发展。

四、关于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必须加快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型,尽快从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区域发展转型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观念、发展战略和政策手段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转型。魏后凯认为必须实行“五新”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转型。一是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二是实行新型城镇化战略,三是实行新型开发战略,四是实行新型开放战略,五是强化新型社会管理。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郝寿义教授则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来探讨区域发展战略的问题。他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有特殊经济区的继承性又有其创新性,可以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继续探索新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形成制度创新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孙久文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针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前瞻性

的思考。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目标;二是坚持和谐发展,加强对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研究;三是以构建和谐的区域关系为目标,加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四是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楷副研究员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三次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区域“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建议区域发展应切实体现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区域发展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加快落后地区发展;加快城市群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吉首大学商学院丁建军讲师基于协调发展概念强调经济联系、区域差异、动态收敛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点,构建了综合考虑产业(部门)、空间(区域)、动态(时间)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测算了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发现自2000年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层面的协调程度不断提升,但四大区域却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东部和西部地区整体协调程度较低但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中部和东北地区虽然整体协调程度较高,但2005年后不断下降;而三个维度方面,动态协调度不断提升,但产业和空间协调度上升趋势不明显,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空间协调度甚至出现下降。

五、关于区域创新与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也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实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冲击,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速度与规模都有待提升,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杜传忠教授认为,目前,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商务成本、产业配套能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央政府应加紧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对区域产业转移加以引导和协调,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加以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优化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科研处戴宏伟副处长提出了四个方面来促进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即税利共享,为产业自主转移松绑;统筹产业转移区域流向,打造中、西部地区产业带;完善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实现产业承接与产业衍生互动循环;明确政府职责与定位:不越位不缺位。洛阳理工学院冯超副教授认为高技术产业在不同区位的技术进步类型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通过计量发现,集中了全国近80%份额高技术产业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明显高于中西部,但资本在产出中的重要性很低,依赖劳动力的投入,并且还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中西部的高技术产业则以劳动节约型为主,依赖资本的投入,但效率较低,既没有带来明显的资本收益,也没有带来就业的增加。这说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和区域要素禀赋严重背离,这可能是造成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高技术产业效率的提高需要东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单纯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状况,同时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应注重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区域产业转移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而传统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割裂了海陆产业的关联,使产业转移在空间维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广东海洋大学朱坚真副校长从基于海陆统筹的角度探讨推动区域产业有效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产业的区域转移在空间研究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上海理工大学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栾贵勤教授认为正确承接其他区域的转移产业对于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有重大意义,客观经济、社会环境均有承接转移产业的需要,但在江西产业结构不合理、区位优势不

强的情况下,要求在承接转移产业时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她认为在选择产业时应结合现有主导产业、注重发挥要素的聚集效应、保护环境、结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承接。

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是中国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应是“十二五”时期及其以后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题。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程必定原书记认为皖江城市带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建设,是从产业层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时代价值,而要体现这种价值,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应在化解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上有新突破。要提升产业存量、扩展产业增量,从产业方面培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要优化皖江地区城市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建设,从空间方面培育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能力,化解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青岛科技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雷仲敏主任认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日益增大,科学技术竞争,特别是高科技竞争已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技术预见来选择“可持续的技术”,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在对技术预见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就技术预见的重要前期性工作,即产业需求,从区域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及其路线图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维凤研究员通过构建了“区域创新总指数”,较清晰地反映一个地区整体的创新投入绩效、创新产出绩效和整体创新效率的高低等问题。

长三角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昆山2010”会议综述

李冲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201204)

2010 年1 月16 日上午,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高层次、开放性国际论坛“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昆山2010”在昆山开幕。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殷一璀,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国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致欢迎辞。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孙学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司长陈文玲等参会。长三角地区有关党政领导,党校、行政学院、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着名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和学员代表,外国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及有关国家驻华商务机构代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昆山市工商业界人士等共300 余人参加了论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主持开幕式。

举办“中浦长三角高层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落实中央关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办学要求,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长三角的未来: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大会研讨之后,围绕三个分议题: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加快实施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

长三角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密不可分。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推进长三角发展成为与会专家们关注的话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司长陈文玲认为,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趋势一样,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加快推进一体化对于长三角来说将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将加快形成长三角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将加快形成现代金融的竞争力;将加快形成区域的现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加快形成区域现代流通的竞争力;将加快形成区域内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或者是国

际竞争力;将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组织文化的结构空间,建立优质生活圈;将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高地,使长三角成为大型组织总部集聚地、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一)长三角发展中的政府功能与定位

1.制度建设是推动长三角发展的重要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对长三角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认为,制度优势是保持长三角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长三角今后的发展还是以市场机制为基本机制,全球一体化为基本背景,增长方式的转换为核心,构造下一阶段的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要做好产权确定下的本土企业的培育,人力资本集下的创新体制,政府职能转变下的公民社会构建,硬政府到强政府的转变,多元保障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如何破除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更好地推进一体化进程,是江苏省社科院的张颢瀚院长关注的话题。他认为,长三角经济的制度特征是典型的行政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中非常重要的矛盾就是都市区经济与行政区经济的矛盾,特别是行政区职能的障碍。一体化就是要不断突破行政区的界限,将都市区经济与行政区经济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建设。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郁鸿胜认为在制度合作当中实际有区域性、地缘性的制度,但是又有协调性、公共性的制度。在这一轮的改革过程中更重要是公共性的协调制度,这个发挥得越好,一体化程度就越高。

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政府功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政府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是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张晖明分析的问题。他认为,应明确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功能次序,对应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体制转轨的特点,现阶段政府应考虑逐渐“淡出”市场。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间竞争激烈,甚至出现“类市场”效应,对市场产生替代和挤出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其“顺”、“逆”市场机制的效应,避免出现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现阶段政府应妥善处理区域间合作关系,与市场机制产生兼容性,形成产业链整合意义上的区域产业功能性分工,这对今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

地方政府在长三角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如何发挥好地方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成为长三角发展中政府思考的重要议题。上海市长宁区区长李耀新认为,长宁区的优势为融入长三角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中,长宁区政府注重对比较优势的进行选择与规划,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贸易营运与控制功能、现代国际化采购交易功能、国际购物功能、国际服务贸易集聚功能。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长三角区域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孔晓宏认为,长三角经济加速转移的升级对于安徽来说是非常重大的机遇。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推动因素,同时也是长三角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安徽与长三角经济互补性是非常强的,接受产业转移以后对长三角将提供更大的发展推动力。

新华社江苏分社的社长、党组书记田舒斌以昆山作为一个样本,重点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县域突破对长三角的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的研究,确立以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导向,并且围绕这样一个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和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政策。昆山市市长管爱国结合昆山市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思考与做法,提出昆山的经济在国际金融背景下能保持增长速度,是因为这几年以来,昆山更加注重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等基础职能。

3.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城乡统筹与中小企业发展。城乡统筹对一国或地区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教授认为,统筹城乡的根本目的是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要说完全的消除不可能,但至少是要不断地消除。统筹城乡发展,首先是做好产业发展、产

业布局等规划,其次是做好社会公共事业,改革户籍制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均等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再次,解决好土地问题,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处理好失地农民的问题,发展好都市农业。长三角地区应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经验。

长三角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支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强调在长三角发展的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的变化的机遇、国内市场的变化机遇、国内拉动需求增长的机遇来求得自身发展,促进长三角进一步发展。其中,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1.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机制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机制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谢富纪认为,构建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内部的合作与联系的强度;建立统一政策体系、法规体系;优化创新体系的投入与结构投入;把握好发展的阶段的同时构建创新资源的共享体系;建立良好的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数据中心主任张学良认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需求,然而后危机时代的长三角都市群面临一些挑战与机遇。他认为应以现代服务业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毛新雅认为,从区域视角研究长三角人口城市化可发现,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和郊区人口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区域空间演变过程,这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让人口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区域去分布。从这个视角去考虑问题,有助于形成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由基于“省”制定慢慢转向基于“区域”制定的导向。

2.长三角产业发展机制建设。长三角地区产业机制建设是学界与实践界一直关心与争论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汝熹对长三角如何成为世界第一圈提出了一些建议:除了加快体制机制的建设,还要加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打破行政壁垒,由诸侯经济转向企业家经济模式;建立广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树立大上海都市圈的国际品牌形象。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认为,长三角经济区一直在扩张,动力来自于核心城市或者合适城市群的积聚与扩散。长三角内部的产业转移是非常独特的: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浙江和江苏的企业,或者浙江、江苏向上海的投资,这种逆向的转移;现在这种现象又被同样的模式转移到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之间。安徽和长三角核心区或者和江浙沪之间的产业转移,某种程度上是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这就是今后泛长三角动力的范畴和体制。华东师范大学长江领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要务应当主要落实在城市层级关系的体系和设施建设上,其中以城市体系网络的现代化建设为基础和抓手,通过长三角规划来大力推动城市体系网络实施的高级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地区联动来促进区域城镇体系、市场体系和产业组织的一体化,这些是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建设必须强调的几点。

3.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协同机制。长三角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挑战。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主任徐光华认为,要构建“长三角地区环境保护协同机制”。为此要树立共生共赢的观念提倡循环经济,制定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蓝藻预警和打捞机制,建立区域环境监管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快环保立法,改进GDP 核算体系,试行SGDP 核算试点等对策。

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战略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提高区域优势的核心竞争力。长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必须有大量高素质人才。专家们围绕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战略作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

1.高层次人才战略。高层次人才是区域发展的领军人物,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长三角发展必须实施高层次人才战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认为,长三角地区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机遇,同时存在一些不适应。高层次文化人才开发的战略,重点期待在高层次人才观念上有新突破、在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在人才引进上重点突破影响和制约高层次文化人才流动的行政区域障碍、行业障碍和单位障碍,在户籍管理制度上要有所突破。要探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体现文化创新人才特点,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文化环境建设路径。要完善收入分配等机制,扩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量。在社会舆论环境上要进一步重视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环境。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主任王振提出了在浦东新区设立“国际人才特区”的构想,即要在一些特定的区域空间,或在一些特定的产业领域,以特别的政策、特殊的环境,率先大规模引进国际人才,形成国际人才集聚特区,更好地推进浦东的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整个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

2.人才合作与生根战略。人才合作是长三角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志文提出了加强长三角地区人才合作的四条建议:一要研究制定长三角人才的规划纲要,二要建立人才工作定期的会商制度,三要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四要探索长三角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资格证书互认、社会保障互通等办法。吸引人才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让人才长久地留下来,即扎根于当地。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昆山分院院长,昆山市委组织部部长张雪纯认为,要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需要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周到的服务和更加好的环境广纳人才。重点建立和完善人才目标引导机制、人才政策配套机制、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创新人才科技孵化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机制。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郑金洲教授认为,无论是长三角的人才工作,还是全国的人才工作,都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的工作。首先,在人才工作当中,要有一支优秀的领导人才队伍,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第二,在人才工作当中确立正确的战略定位是关键。第三,人才工作是系统性的工作,健全的体制和机制是保障。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人才引进与人才生根和人才适度流动之间的关系;第二是人才的引进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引进各级人才与引进人才团队的关系;第四是高端人才与对人才层次结构的要求之间的关系;第五是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关系。

3.人才公开选拔与选拔公开。优秀人才的公开选拔是充实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助理赵世明教授认为,公开选拔干部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向社会和系统外公开招选领导人才;第二层含义是将领导干部的选拔过程向社会公开,来提高选用的公信度。选拔公开具有增强透明度、公信度,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优势。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组织和经济成本;二是选拔公开岗位的适合;三是面试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性;四是面试在选拔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对选拔公开进行了展望:一是政治成本低,社会效益高,值得认真研究和大力推动;二是选择面向民生和社会的正职岗位实施选拔公开;三是电视不是唯一选择,探索网络直播、广播直播、选拔听证等方式;四是从面试过程公开逐步发展到其他推荐过程公开;五是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选择度;六是尽量采用半结构性化面试,重点考查岗位需要的胜任特征;七是常态化,将选拔公开纳入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常规工作。

4.长三角人口研究。人口与长三角发展关系密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高向东教授对长三角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建议:要作好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掌握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带来的流动人口总量规模与结构布局发展的规律,制定应对措施;要在长三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做好统筹流动人口

服务与管理工作;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调控城镇规模结构;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制度创新。在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背景下,如何让老年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成为上海财经大学应勤俭教授关注的话题。根据“老有有用,老有所为”的思路,他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一是年轻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情况,率先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二是均等化,从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视角,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养老模式;三是一体化,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确保三个同步增长;四是多元化,积极探索基金模式及投资渠道,增强养老金增值保值能力。

总之,专家学者们从人才引进、人才生根、人才合作、人才选拔、人才流动、人才管理、人才使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剖析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对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三、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索

当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要求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容纳力。长三角发展问题的研讨还需要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中来考察。围绕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长三角的发展的关系,国内外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大国情形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开发开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谷克鉴教授认为,在全球平衡增长的新议题下,中国面临着如何利用本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来支撑对外开放的问题。长三角的开发开放应该放在大国情形下讨论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问题。大国情形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政策含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这样的过程中不可能把我们对外开放步伐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完全停顿下来。当前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分工形势的变化,为价值链的国内广泛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我们要特别重视企业的中坚作用,企业特别是大的企业集团,现在有很强的冲破地区封锁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会使得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更加坚实地建立起来。

2.全球产业变迁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钱春海教授认为,中国人力资源形成的加工生产优势在一定程度引领了资本和最终产品的流向。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先发优势;中国产业的先发优势在于组装和制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此为原点。这就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沿着以下路径走:通过强大的市场形成产业发展的各种游戏规则,根据这个游戏规则与全球商界进行合作。在这种发展路径中,最关键的在于如何把中国的企业由组装企业变成主制造商,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制定基于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发展标准。中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注意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发展标准的制定,这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3.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长三角发展的建议。上海美国商会的总裁布兰达·福斯特女士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她同时指出了长三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在人力资源方面,建议长三角的大专院校应该在自己的学科设置方向以及在与企业界的合作上花更多的力气。在所得税方面,长三角地区个人所得税似乎比亚太地区的城市来得高,税收方面也应该做一些调整。在生活品质方面,必须要与伦敦、纽约、东京看齐。她还建议长三角在服务行业方面也能进一步加强。

前英国政府智囊机构主任、IAS 公司亚洲区总裁、中国国家财政部财经顾问莫里斯介绍了迪拜的经济成就,分析了迪拜成功的原因,以及金融危机对迪拜的冲击,最后提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启示:有效的领导力和远见可以创造成绩;有效的地产可以提前出售,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必须可以获得长期的价值;有良好规划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非常重要。迪拜给我们的警示是:不要认为好日子不会到头;在开展一个新的重大项目之前,必须非常谨慎;要仔细应对市场,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度反应一部分缘于信息缺失。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认为,长三角要发展得好,在将来经济地位中有所提升,必须要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有更高的地位。长三角将继续成为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是长三角的基本功能。但是它要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或者要在上海建成一个国际金融的集聚区还需要一些关键性的条件,包括人民币真正国际化,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建成和完善国际金融中心或者是国际金融集聚区,金融货币制度要自由化、制度化,国际金融需要高端人才,要有高度国际化的都市生活形态等。为形成这些关键条件可努力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城市愿景的沟通,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第二,建设分阶段的区域共同市场、商品和流动要素;第三,整体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要做好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户籍、医疗、保险体制的协调工作。要共同建设市场体系和市场设施及教育平台,共同开发国外市场。

论坛的报告人具有了较深的学术修养与理论功底,对所报告的内容都有长期的积累、深入的研究、精心的准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在充分搜集科学数据并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些因素保证了论坛的质量,使整个论坛呈现出很高的水平。整个会议议题丰富多样、交流充分、探讨深入,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思想盛宴。大家认为,这次会议不仅对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大有裨益,而且将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

陈喜强

(广州大学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是我国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总结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合作模式、运作经验以及合作的绩效等实践经验,对开放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前沿问题研究综述

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广州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年度重大项目“CAFTA进程中我国周边省区产业政策协调与区域分工研究(批准号06&ZD036)”协办的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海南等10余个省市(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政府部门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刘树成研究员,广东省政府李春洪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与会专家学者撰写和提交了高水平、高质量、有创见的研究论文。会议共收到会议征文89篇,入选会议论文集的有73篇,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关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最新前沿研究。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仅就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相关前沿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与合作机制问题

海南大学王毅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即其形成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一是在于泛珠三角区域省区之间有互补互利、合力合作、和衷和谐、共建共享的内在需求与利益诉求;二是在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利效应与开放性。尤其是现代化建设需要区域经济合作,改革开放需要区域经济合作,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区域经济合作。

上海财经大学刘学华认为,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开创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提出了异质性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异质性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外在差异

性有利于区域内的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以及要素流动进入“正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得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先试先行搭建的政策与制度合作平台,有利于各地方政府之间引入“voice”(呼吁)机制,它将促进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学习,提高区域内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对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绩效改进产生积极影响。在泛珠三角异质性区域合作模式中,合作的各方容易形成参与合作的内在动力,有利于遵循比较优势的互补原则,发挥市场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区域之间经济和产业分工体系,克服相互排斥、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健全区域市场机制,真正将泛珠三角的资源和制度互补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完善泛珠三角跨区域规划,引导地方政府适应新的区域合作框架和发展范式;三是完善地方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通过制度创新,提升泛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四是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推进异质性区域的合作与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永林认为,推动泛珠三角地区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就是要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整体战略利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合作各方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但存在着地区利益冲突与合作困境,因此,要确保地区经济合作的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设计可以分为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和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两种类型。这些机制包括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区域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和区域合作的功能性协调机制等。

中山大学李郇、徐现祥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区域内部的经济关系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以等级体系为特点的层级关系,而且,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于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这些区域谋求协调和持续发展的主题词。论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例,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以及激励和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手段。认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设立区域协调常设机构和行政区划调整,可能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行为。

西南交通大学王学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具有跨关区经济整合性质,优惠原产地规则是合作机制中防止“贸易缺陷”、保证各方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优惠原产地规则除具有保证一体化优惠机制顺利实施的作用外,还对成员的生产分工,优势互补产生作用,具有贸易转向、引致投资等经济效应。因此,有效利用优惠原产地规则,可以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利益平衡,实现共赢。

广州大学张仁寿、夏明会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视角,以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重点考察广东与东盟的区域经贸合作新趋势、新特点、新定位,以及区域合作的作用机制和效应,提出了新时期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与对策。

二、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布局问题

暨南大学张捷选择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的视角来讨论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论文在介绍了“刘易斯转折点”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刘易斯转折点实际上是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形态的观点。他认为这种提前形态与我国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有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会产生失衡效应和加速效应,从而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性,同时又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契机的提前到来。产业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转移成本和物流成本是否低于企业转移到低劳动成本地区的收益,以及现存产业集群的粘连效应。对于珠三角来说,结构转型的目标不是放弃原有的制造业优势,而是用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和包装传统制造业,创建自有品牌。在CEPA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促使三地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向产业融合和制度融合的方向演进,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广东工业大学谭蓉娟认为泛珠三角各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域内部互补性较强,

因此,各区域在充分显示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泛珠三角地区整体效益的沟通和协调,致力于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共赢。随着泛珠三角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可以形成区域内的各旅游特色:香港、澳门、广东是以商业文化为主的“金色”;广西、云南、贵州是以山水文化为主的“绿色”;江西、湖南、四川是以历史人文为主的“红色”;福建、海南岛是以海洋文化为主的“蓝色”。作为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来说,重点是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自身还不具备的某些优势,突出最鲜明、最独特的发展色彩。

广东工业大学丘丽云认为,泛珠三角工业合作对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泛珠三角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就是要以泛珠区域为主体,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最终实现泛珠区域的均衡发展。随着泛珠工业合作的持续扩大,泛珠劳务合作将进入新的时期,即由过去粗放型的低端劳务输出及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逐步向有组织的高端劳务输出及双向和多向流动转变,实现区域流动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合理化与规范化。因此,泛珠工业合作既有利于解决大珠三角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又有利于解决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就业问题和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有效解决区域人力资源存在的供求矛盾,提高整体就业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广州大学况漠在分析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完善物流园区规划、强化物流园区运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做好政策扶持等促进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优化的对策。

广东工业大学刘艳、王学力从人口流动迁移角度研究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与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对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布局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泛珠三角区域先发地区的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过程要相互适应,后发地区的人口“回流”与产业转移过程更要互为补充的结论。提出了泛珠三角地区要根据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优势和人力资本现状,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口政策,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粤港澳合作

问题中山大学周运源、李潇讨论粤港之间经济合作的新发展,提出通过设立粤港高层联席会议等常设机制,加强粤港政府间的沟通、互信与协调,加强粤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提升产业链价值,拓宽双方合作领域,从而实现粤港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比如粤港双方在商贸、航运、物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拓展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层次。

广州李芏巍物流策划机构张远昌、李芏巍在分析了香港物流业在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实践、发展状况、特点及优势之后,对影响香港物流企业进入广东市场的因素,以及投资广东市场的利弊情况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粤港澳物流融合发展的具体建议:成立三方专家组,处理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的规划协调问题;建立和完善粤港澳跨界大型基建项目协调机制,有效衔接基础设施,加快区域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提高过境交通运输通行能力,提高通行效率,解决物流瓶颈和障碍;明确各港口、机场的地位与分工,加强港口、机场资源整合,重点加强以港口为依托的集装箱运输和以机场为供应链接点的航空物流协作。

四、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问题

中山大学黄新飞、舒元对广东省改革开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极大促进了广东的经济增长。由于广东省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加上拥有近两千万的华侨同胞和港澳同胞,文化血缘的特殊关系使广东最有可能成为港澳投资和华侨投资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都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推动力。广东省历来都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和改革的深厚底蕴,按照

试验——推广——趋同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广东省作为中央政府进行对外开放的试验地和窗口,获得了政策上的倾斜和暂时的排他性收益,在全国先行一步;而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广东省抓住了本身的资源禀赋特点,发挥比较优势,贸易主导从劳动密集型(玩具、服装、纺织等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计算机通信等产业),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

广州大学滕丽、蔡砥从溢出效应的角度研究区域互动关系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认为区域溢出是一种外部性,无论是对外溢出还是获得溢出都不受市场调节;但认为区域合作的基础就是发挥区域的正溢出,控制区域的负溢出。缩小信息化设施缺口,可以保证区域溢出的有效性。在国内分工协作中的对象及产业选择方面,广东不仅要加强与地理邻近省区的合作,更应加强与经济发展水平邻近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发挥双方的相互正溢出效应;在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方面,在不改变现有外商投资的产业和技术的结构的情况下,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会阻碍广东的技术进步。因此广东在引进外资方面应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引导外商投资在产业方面和技术层面上与内资企业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协作,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

华南农业大学何一鸣、广东商学院陈德宁以CEPA效应的经济分析为例,提出了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绩效评价的问题。提出了“制度创新——自由贸易——经济绩效”的分析框架,认为制度创新为解决复杂的区域统一市场交易时的合作,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允许经济从贸易中获取收益的合作机制,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合宜交易空间,更重要的是为经济增长创造出更多的合作机会,因而衍生出自由和谐的市场交易秩序。因此,制度创新促进了由自由贸易引起的市场范围扩展,从而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筱原三代平是日本研究经济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问题的着名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包括《日本经济的成长和循环》、《收入分配和工资结构》、《消费函数》、《日本经济之谜—成长率和增长率》、《产业构成论》、《现代产业论(产业构造)》。波特的《品牌间选择、战略及双边市场力量》(1976)《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1980年【作者在书中总结出了五种竞争力:它们分别是行业中现有对手之间的竞争和紧张状态、来自市场中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的商品或服务、供应商的还价能力以及消费者的还价能力,这就是着名的"五力模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之中,只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因此,波特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它们是成本优势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缝隙市场战略。公司应视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来选择战略方针,同时还应该考虑连接产品或者供给的系列信道,波特首次将这种信道称为价值链,他在每一条价值链上区分出内部后勤、生产或供给、外部物流及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五种主要的活动,而每一项活动都伴随着各自的派生活动,每一家公司的价值链相应地融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价值体系。】《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书中,他分析了国家为何有贫富之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的价值体系,他把这种价值体系形象地称为"钻石体系"。】《日本还有竞争力吗?》(Can Japan Compete 2000)【一书中指出,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是政府战后政策不可避免的结果。】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着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着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书名: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着,王志伟译作者:[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着;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黄亚钧作者:黄亚钧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天津园艺工程研究所规划 综述 标签 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