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8篇)

篇一: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范文(精选6篇)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研究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1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四月份法制宣传月活动精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推动我校普法学习和依法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我校领导、教师依法管理,依法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和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能力,经过一个月的法制集中宣传活动,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现把本次活动的情况做简要小结: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开始至4月30日结束。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我们对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并详细制定了我校的法制宣传月实施方案,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落实部署“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有: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观看法制教育片,专题讲座、举办法制图片展、法制“小手拉大手”、“我是遵纪守法好市民”征文等。

  3、落实部门:学校团委、政教处、各年组。让每一个教师都详知

  活动方案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好本次法制宣传活动。

  4、各班利用班会的时间重点进行学校安全和法制教育,由各班班主任负责落实。

  5、学校团委组织了法制手抄报、法制漫画比赛、讲法律故事等形式多样又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另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制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以此让全体人师生受到教育。

  6、组织教师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了与师德师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求教师在网络上浏览与教育有关的法律内容。

  7、学校充分利用法制教育黑板报阵地,全面宣传法律知识。每班出一期图文并茂的法制宣传板报,积极参与评比。

  8、邀请了学校关工委张亚元主任来我校为学生做了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关工委张主任讲座的主题为: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张主任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剖析了青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育学生要知法懂法,做一个遵守法律的小公民。

  9、各科教师在法制宣传月将法制教育更加渗透到了各个学科,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10、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法制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学法知法。

  11、共青团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是守法小市民”、“法制小手拉大手”为主题的征文,将优秀文章刊登在了校报上。

  12、学校印发法制宣传“小手拉大手”资料,将法制知识带到了社会,带到了家庭。

  总之,在法制宣传月活动当中,全体师生都通过活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面貌得到了明显加强。特别是学生,通过这次宣传月活动,懂得了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少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当起了家长的法律宣传员,让自己的爸爸妈妈知法懂法用法,做合格的公民。

  虽然法制宣传月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法制宣传却是永远的,我们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让法制宣传之花在学校盛开。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合谐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宣讲活动,努力培养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促进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思想、能力和知识保证。

  二、目的意义

  1、此次宣讲活动紧扣“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总结党建工作的新成就。宣传科学发展战略规划,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大局的意识,着力x基层工作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宣讲创新党员干部培训方式。

  2、通过科学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为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氛围,为实现科学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四、宣讲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2、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

  3、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五、宣讲对象

  科级及以下干部

  六、宣讲时间

  20xx年5月4日至20xx年8月31日。

  七、宣讲地点

  市直各局委、各乡镇办事处。

  八、宣讲形式

  组建“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宣讲团,进行专场宣讲

  宣讲方法:主体宣讲、课件演示、视频播放等。

  九、具体步骤

  1、20xx年3月15日前,完成宣讲工作有关的基层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汇总工作。

  2、20xx年3月31日前,完成宣讲理论稿的编辑工作。

  3、20xx年4月15日前,宣讲员进行试讲。

  4、20xx年5月4日——20xx年8月15日,宣讲员按每4人为

  5、20xx年8月31日前将此次宣讲情况总结上报有关部门。

  十、预期效果

  通进“科学发展主题”宣讲,展示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加深对市委方针政策的理解,强化对市委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统一思想到千方百计实现科学发展上来,鼓舞受教者的干劲。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3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掀起新的校园学法高潮,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进法治学校建设的进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今年《“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学校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促进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二、活动主题:

  20xx年“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利用校园网、校内宣传屏幕、宣传栏等媒体进行法制宣传,营

  造良好的氛围。12月1日—12月15日,继续悬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教育科学发展”等法制宣传横幅标语,营造法制宣传的氛围。

  2、各班出一期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并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展示的法制、禁毒等图片展览。

  3、各班组织开展一次小型法制知识讲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在身边”教育活动。

  4、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六五”普法教师读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合同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提高依法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5、利用升旗时间,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升旗仪式活动。12月3日周一完成。

  6、开展“12·4”法制宣传日中小学升旗宣誓活动。

  在“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结束后,学校将法制宣传日活动情况和20xx年“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情况统计表及时上报县教育局。因此,请各班对照本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有关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4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普法办《关于在全市开展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决定开展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xxx三、时间安排

  20xx年12月

  四、宣传重点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与教育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五、成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和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和监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xx副组长:xx组员:xx六、主要活动安排

  (一)学校电子屏显示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主题横幅标语: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办公室)

  (二)12月2日,升旗仪式上,进行专题国旗下演讲。(值周班)

  (三)出一期法治教育黑板报。

  (505班)

  (四)各班利用班会、队会由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并在中高年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班主任)

  (五)组织四年级完成板报更新,主题内容《法律记心中》普法宣传专刊,于12月10日前由大队部组织检查;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法制小报制作活动,于12月12日前大队部处(每班选送两份)。

  (六)12月中旬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视情况而定)

  七、工作要求

  (一)根据学校安排,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把做好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活动。

  (二)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并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三)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载体,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5一、目标要求

  紧紧围绕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大局,针对我校学生中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结合我校师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层施教,全面覆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针锋相对地揭露xxxx集团的反动本质,有理有据地回应师生的思想疑惑,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使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宣讲范围

  黄南州第二民族中学全体师生

  三、宣讲内容

  宣讲教材:认真学习省委宣传部、统战部、教育工委和州委印发的《十个讲清楚》、《五个“为什么”、五个“怎么样”》、《藏区维稳宣传学习材料汇编》、《反自焚斗争思想教育引导学习参考材料》、《思想教育引导公民读本》、《珍惜生命遵纪守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编印的藏汉两文《爱国感恩法制教育读本》;黄南州委宣传部、州教育工委编印的藏汉两文《黄南州当前七个怎么看》、《黄南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宣讲材料汇编》、《青海省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要点》。

  四、宣讲机构及职责

  根据活动要求,我校抽调骨干教师成立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如下:

  多杰才让书记兼校长钱华茂支部副书记多杰加副校长张国贤副校长敏莲团支部书记李加才让政教副主任

  宣讲团成员根据学校安排,认真学习宣讲教材,深刻领会宣讲教材精神,按要求做好宣讲工作。

  五、工作步骤

  这次宣讲活动是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xx年7月12日至10月30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及培训(7月12日至8月20日)1、向州教育工委上报我校宣讲团成员名单。

  2、成立我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宣讲活动工作机构、制定《方案》。

  3、宣讲团成员认真学习宣讲教材,做好宣讲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巡回宣讲(9月1日至9月30日)宣讲团成员深入各班级,对师生进行相关内容宣讲,及时做好宣讲工作统计和信息上报等各项工作。

  第三阶段:回头看和工作小结(10月1日至10月中旬)及时对上一阶段宣讲工作“回头看”,查漏补缺,对宣讲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加强和巩固,做到全员覆盖。把活动组织开展情况整合成材料上报州委教育工委。

  六、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宣讲活动,在州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进行。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校成立了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精心挑选骨干教师担任宣讲团成员,校长、副校长带头承担宣讲任务。

  (二)遵守宣讲纪律。宣讲团成员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守宣讲工作纪律和要求,统一宣讲材料,准确把握宣讲内容,统一宣讲口径,重大原则性问题必须与中央和省州委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敏感问题上要坚持正确导向,不能自行其是,不能随意掺加个人观点,尤其是不能宣扬民族宗教上一些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的学术研究观点和个人认识。

  (三)精心组织宣讲。宣讲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的原则,融理论和政策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做到深入浅出、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真正让师生愿意听、喜欢听、主动听、听得好,记得牢、理解深。每场宣讲工作完成后,要及时了解宣讲效果,另一方面注意听取师生意见,吸取本校的鲜活事例,补充完善宣讲材料。对听讲不够认真、不够深入的师生,要有针对性

  地办班补课,着重培养师生的自我吸收能力,确保宣讲教育取得实效。

  (四)营造宣讲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渠道,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形成舆论声势,教育师生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方案6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培养懂法、守法的好学生,让全体学生明确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制定本20xx年度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区教育局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氛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能力,为加快依法治校、建设法制校园夯实基础;进一步推动平安郊区、和谐校园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注重实效,办好实事,进一步增强学校领导综合治理责任意识,更广泛地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我校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活动主题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白海萍

  副组长:张慧琴

  组员:宿舍负责人、各班主任、校警

  (二)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法制宣传活动由校长直接领导,将主题纳入活动计划

  (三)宣传任务及责任分工

  1、将周一(12月05日)升旗国旗下讲话时间,作为12。4法制宣传月活动的正式启动,由学生发出活动倡议;活动小组全面部署主题宣传活动,提出工作要求,制定措施意见。

  2、教师的宣传工作。通过法律培训、配发资料,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校教师进行法制知识宣传。

  3、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黑板报做好12月4日法制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

  4、学生法律知识宣传。围绕活动主题开展班、队会,在我校学生中,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我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政教处做好优秀主题班会的评比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日活动在普法工作及学校法制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组织领导、精心策划实施,确保各项宣传任务的落实。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这一主题,结合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

  (三)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四)广泛宣传,形成声势。

  (五)留存资料,建立档案。

篇二: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当前农村普法现状及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以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坚持四项原则、完成七大任务,要求各级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把国家“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推进我区法律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开展了二十多年的普法宣传,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相差更远。封建迷信思想、宗族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在部分农村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乡邻之间争夺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纠纷还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发生,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努力才能做好的地方.为此,我们对当前农村普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以期解决我们在农村普法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当前农村普法的现状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普法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少组织管理松散,普法对象集中难.由于农村组织化程度低,村落分散,导致普法教育工作面加大,人员难以集中,同时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数农民都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

  学习他们自己认为用处不大或没有用处的法律法规,再加上外出务工的人员日益增多,普法对象更是难以集中。

  2、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收到理想效果难。据调查统计:在农村,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占了农业总人口的51.5%;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占了农业总人口的41。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只占农业总人口的7%。因而,多数农民群众对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款难以理解,听不懂,学不会、记不住,难以收到理想的普法效果。

  3、方法不多形式单调,提高学法兴趣难。我们在农村的普法活动,大多数时候都是采取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往往造成农民只知道法律名称而不知道法律内容。至于发放的宣传资料,虽然内容都比较详细,但多数群众难以看懂,而且枯燥烦味,根本提不起农民群众的学法兴趣。

  4、经费待遇难以保障,普法工作开展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少村组没有集体收入,再加上上级很少有普法经费投入农村,导致农村普法经费匮乏、人员待遇没有保障,造成普法工作没人干、所需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等严重缺乏的局面,使农村普法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今后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们要做好新时期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只有紧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助推、护航新农村建设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普法经费,保障人员待遇,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工作开展难。据调查,自“一五"普法开始以来,各级人民政府都已逐步将普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这极大地促进了普法工作的开展.但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普法的成本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不少地方的普法经费预算仍然停留在“一五”普法时的人均0.1-0。3元的标准,同时在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并不根据人口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普法经费,这使得本就缺乏资金支持的农村普法活动更如雪上加霜。农村普法骨干的待遇没有保障,普法必须的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等严重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提高人均普法经费标准,落实普法经费预算,使得农村普法必须的宣传资料及教材、设施、普法人员待遇等得到保障。同时,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应着力培育农村普法骨干,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村、组四级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加强对农村普法人员的选拔使用,努力提高农村普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热心法制宣传、熟悉业务、作风扎实、甘于奉献的普法骨干,从而使农村普法工作做到有人干.2、创新普法方式,增强趣味实效,解决提高农村群众学法兴趣难.我们要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注意增强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广大群众的学法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村务公开栏开办普法宣传园地,将其中一定的版面常年用来宣传法律知识,充分利用村民们都比较关注村务公开信息的特点,使广大村民在浏览村务公开信息的同时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普法作用。同时,还可以送法进村、送法上门,针对部分农民群众渴望学到实用法律知识,特别是发生纠纷、遇到需要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数农民群众都非常需要法律的帮助,我们要及时利用农民群众的这一实际需求,迅速组织有关部门送法下乡,送通俗易懂、农村实用的普法资料到农民手中.组织法律工作者建立法律宣传咨询点,解答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学到有用的法律知识。我们还可以以案讲法,把一些案例,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组织农村干部、村民学习,通过一个案例,使广大农民群众弄懂弄通部分法律内容。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群众学法的兴趣和学法的积极性。

  3、改进普法内容,力求通俗易懂,解决农村普法收到理想效果难.我们要改进农村普法的内容,变单调枯燥、抽象泛味的法律条文说教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文艺、小品演出等形式,加大对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通过编演通俗易懂、广大农民群众都能接受领会的法制文艺节目、小品、电影、电视剧等及展出形象生动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切实解决我们在农村普法中收到理想效果难的问题。

  4、适应农村特点,拓宽宣传渠道,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对象集中难。在农村,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因而,我们的普法工作要避开农忙时节,做到生产、普法两不误。要充分利用农村集贸市场农民群众赶集集中的有利时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做好农民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在做好广泛宣传的同时,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农村普法骨干、普法宣讲员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老党员、老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组织他们学好法律,并通过这些老党员、老干部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利用农村学校学生集中,有固定学习场所和教师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把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培养成“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向家长普法,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覆盖一个村的普法教育活动,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有效解决农村普法教育对象集中难的问题。

篇三: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

  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

  具有强导向性是工作方案的特点之一。当公司将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通常我们需要先写多份工作方案以便上级参考决策,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1为做好20XX年度的普法工作,按照县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文件精神要求,现就我乡积极开展普法活动,特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今年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法律权威,树立依法办事、依法审批、依法管理的观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立足于自怀的实际,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加快自怀乡依法行政的进程。

  二、主要普法宣传内容

  20XX年度普法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法律法规以及其他专业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政策性法律法规。

  (一)深入学习国家基本法律和公共类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信访条例》等。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和公共类法律,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认真抓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利用宣传月、宣传周、纪

  念日等,将各项法律法规等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外的法制宣传。

  三、普法对象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自怀全乡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流动人口、干部职工。尤其是要把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列为重点的普法对象。

  四、普法宣传方式

  1、坚持面授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邀请法院法官进行法律知识和政策条文讲座;由法律顾问讲解法律知识,解答法律疑难问题;举办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等。

  2、通过田园广播,发传单等广泛宣传。在形式多样的宣传中教育广大居民,提高全乡人民的法律意识,树遵纪守法新风。

  3、组织专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开展法律知识咨询,开展专业法律纪念日宣传,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营造人人知法、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五、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要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把普法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兼职)人员,保障普法所需的经费,抓好“五五”普法规划的贯彻与落实。

  (二)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职工学法日制度、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等。加强普法工作总结评比,把法制教育、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衡量各单位工作的重要标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

  (三)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科室队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开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审批、依法管理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针对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依法治理,及时通报和向上级报告普法工作情况。

  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2为做好今年的普法工作,根据镇司法所的部署,结合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我村20XX年普法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砖集镇20XX年普法工作计划》,开拓创新,贴近群众、注重实效,构造诚信、平安、和谐的任楼,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学法内容

  根据镇司法所的要求,今年我村普法的重点内容包括: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单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按照全国“五五”普法教材选编的内容,选择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宣传。

  三、主要任务

  以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目标,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基层群众对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认知能力。

  (一)整合资源,切实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从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要求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各方面力量,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作用,经常性开展法制教育。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利用法制教育基地、禁毒基地等阵地,多途径多形式帮助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要结合“法律进村”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加强村群众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要深入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结合“法律进村”工作,通过在村进行群众法制文艺演出、法制培训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和派发法制宣传资料、张贴法制宣传挂图、法制宣传资料、标语、公益法制广告等形式,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基层工作之中,调动村居民的积极性,营造群众学法用法的氛围。

  (三)深入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法制宣传教育

  围绕“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探索以普法促维稳的方式方法。通过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树立法律权威,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大力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把学习宣传有关调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法规与推进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

  围绕基层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大力宣传有关信访、复议、调解、仲裁、诉讼、执行等程序性法律法规,以及权利义务、劳动保障、婚姻家庭、刑事惩治、治安处罚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引导、教育与威慑的功能。围绕镇布置的专项活动,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同本部门或单位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其作为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载体的作用,在全村掀起学法用法新高潮。

  村级普法宣传工作方案320XX年木子店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以宪法学习宣传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着重做好“六五”普法总结,推动“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努力为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科学认识和牢牢把握从法制宣传教育到法治宣传教育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适应新常态、凝聚正能量、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积极做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

  精心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和“学习宪法遵法守法”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各项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培育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强化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职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完善普法绩效考核工作机制,以执法带动普法,以普法促进执法,促进执法部门、主管部门做到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切实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四、认真总结“六五”普法工作,做好“六五”普法终期检查验收各项工作。

  确保木子店镇“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圆满完成。按照普法检查验收标准,安排专人,查漏补缺,收集整理普法检查验收汇报材料,将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材料打印目录装订成册。

  五、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认真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学习。

  把法治教育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动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做好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充分运用法治专栏、图片、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多种普法形式,开展与青少

  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增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篇四: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农村度普法的工作计划

  【篇一】

  一、工作目标

  经过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建立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充足发挥法

  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样利益和关系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创立人人尊法、守纪、护法的优秀社会氛

  围;进一步推动社会各项事务依法例范、依法管理,不停提高本队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展开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员工的宪法意识和法律观点;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对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路线和

  政策,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养现代员工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一致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对员工基本权益的学习宣传,增强法律眼古人人同等的观点;深入展开以“学法律、讲权益、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指引员工依法履行权

  利、依法执行义务,形成恪守纪律、崇尚法律、依法做事的社会风俗。

  (二)深入展开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有关法律法例的宣传教育。环绕规范市场经济次序,联合整顿关系民生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要点领域的经济违纪现象,展开有关法律法例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积

  极倡议契约自由、公正竞争、诚实信誉等市场经济法律原则;学习宣传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例,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

  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促使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尊敬劳动,尊敬知识,尊敬人材,尊敬创立的意识,促使形成自主

  创新的优秀社会气氛。

  (三)深入展开与安全建设密切有关的法律法例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守纪、护法的观点,指引员工依法解决各样矛盾纠葛,依法1/4农村度普法的工作计划

  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联合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系统建设和依法打击各样违纪犯法活动展开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犯法;增强对保护员工生命、财富、健康、劳动、受教育等权益以及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例的宣传教育。

  (四)深入展开有关资源节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例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增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例的宣传力度,指引全社会建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点,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惜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三、基本门路

  (一)环绕重要节点展开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做好“”全12/4农村度普法的工作计划

  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展开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妇女维权周”、“”花费者权益保护日、“”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创立学法用法的气氛。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民众文化生活相联合

  的深度和广度,鼓舞、支持、指引民众性法制文化活动;踊跃探究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联合的新门路。

  (二)成立健全分工负责、协分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制。成立普法领导小组,踊跃探究成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体制。

  (三)增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兼职相联合的法制

  宣传教育队伍。展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学习培训活动,增强专职法

  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调整充分法制宣传讲

  师团的成员,充足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鼎力增强法制

  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立法制宣传教育人材资源库,踊跃鼓舞

  法律职业者和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发展,充足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二】

  1、鼎力宣传和教育全体村民学习好宪法,努力提高村民对宪法的认识,进而人人建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复兴中华的总章程

  一是要试一试各样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组织好村民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精神植根于民心,使之全村形成崇尚宪法,恪守保护宪法优秀气氛。二是要针对全村的发展局势,着力于普法宣传教育村民学习有关的法律、法例、恪守宪法例定的生产生活亲密有关法律法例,支持服务国家要点项目建设。三是要宽泛展开保护社会和睦稳固促使社会公正、正义、的法律法例,教育村民确实提高守纪依法的自觉性,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乡村及和睦社会确立法制基础法制环境。

  2、增强国家要点内容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

  整年重视和增强村民的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启迪和提高村民建立权益义务观点,指引村民依法履行权益,自觉执行法律义务,努力在全村形成自觉学法守纪的优秀气氛。一要着力于综治安全建想法律法例的学习宣传教育,让村民对综治三率的提高,二要着力于九

  法一例的宣传教育,让村民清醒法律的尊严,帮助村民侧重平时生产、生活与工作学习等方面保持重视和自觉守纪,凡事不涉及违纪。三要

  着力宽泛宣传妇女、小孩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家庭和睦,邻居友善社会和睦。

  3、深入展开抓好要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整年的要点对象法制教育工作是:①抓好增强村级组织班子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确实把村级班子队伍成为“六五”普法工作的先学23/4农村度普法的工作计划

  对象和骨干力量。②抓好增强村级普法工作网络的指导学习教育,增强其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促使其带头学、用、守、护法。③要着眼于增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侧重于妇女、小孩、未成年人的心理着力于情、法、理、以及以法释案辅以的方式深入普法教育,努力修建妇女、小孩、未成年人违纪犯法防备系统。④要增强村内经济实体和个体经济经营户有关,文明经营、文明经商法律法例的传达宣传教育,提高其守纪意识。⑤要宽泛展开各项民众性直面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指引村民依法参加村民自治和村社会管理掌握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葛提高法律知识。

  4、持续突出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

  今年的普法工作要环绕着以下方面着力抓好:①要鼎力展开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充足发挥法制娱乐活动功能,踊跃应用和支持各样

  娱乐性策划法制题材节目的流传活动,着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感染力;②要充足发挥法制宣传媒体阵地作用,依靠村民法校为平台,环绕“六五”普法例划的要求组织展开创立法制教育基地;③要拓展各自然村或文明片区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配套设备作用踊跃展开乡风创五小及

  各种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类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④要侧重于各个节庆日和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三主力于以村民文明规则,村规民约,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等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5、着力于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宣传与法治实践相和睦整年要坚持以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为创立定埠文明村相和睦,重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实

  践与道德实践,努力吧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教育贯串于法制与法治实践中,指引村民坚固建立仔细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在全村社会中形成公民知荣辱,守纪规,树和睦形成文明风俗。34/4

篇五: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农村普法创新举措

  农村普法,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广法律、宪法、法规等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使农村法制建设与城市同步发展。在新时代下,农村普法创新举措不断涌现。

  第一步,多种渠道宣传普法。农村地区人群众多,信息交流有限,因此要通过多种媒介,推动普法宣传。可以通过社区广播电台、村级会议、微信公众号、宣传画等方式,向农民传递大量的法律知识,自下而上促进普法工作。

  第二步,建立多元的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多元的法律服务平台是农村普法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政府的引导,建立村级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司法局等各种法律服务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让农民有更多的法律保障。

  第三步,发挥志愿者的作用。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普法工作,宣传法律知识,为农民提供政策解读和法律咨询服务。在志愿者培训和考核上,也可以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和考核要求,确保志愿者在普法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四步,实行“双证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不仅需要达成住房证、土地证等基本证件,也应该加强法律素养方面的知识锤炼,建立一个“双证制度”,进而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和法治文化的发展,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农村普法创新举措,是农村法制建设与城市同步发展的重要体现。从多种渠道宣传普法,到建立多元的法律服务平台,再到发挥志愿者作用和实行“双证制度”,建设法治农村的过程较为缓慢,需要政府部门、法制机构、社区组织、志愿者、学校等社会力量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农村普法创新举措的最终目标。

篇六: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如何推进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

  内容摘要:农民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法律意识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阐述,对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出了方法。

  关键词:农民

  普法教育

  法律意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这80%左右的农村人口是制约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因素,它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推进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一、农民法律意识现状

  (一)不主动学法

  不学法,这种心理和思想的农民主要是因为生产经上的小农心理导致的。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差、劳动效率低。多数农民基本上每天都是为了生存而被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所困扰。他们一心想把田耕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行,除此之外农民没有更多的追求和想法。这便形成了农民“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的传统观念。许多农民认为:学不学法与种田人无关,只要有田种有饭吃就行了。我来自农村,在我家乡我问过一些叔叔和阿姨,如果有学习法律的机会你们会不会去学习,他们的回答是“没有时间,不想,干农活太累了要休息,学不会”总的情况是不愿意去学,不主动去学,没有条件。

  (二)不依法,不懂法

  在经济活动十分频繁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农村群众在经济交往中不严格履行相关手续,借款不打借据,拉货不打收条,总认为是熟人、朋友、认

  识的同乡,走手续没有必要,不会出问题。不知这种经济交往所承受多大风险,一旦出问题,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保护,导致亲属反目,熟人为仇。有这样一个事例;一家兄弟俩因为弟弟要建房子,于是就在哥哥家的房子下边买了一块地,但是如果这块地要建成规格房屋后墙就还差20厘米,于是弟弟就想要他哥哥的院子给他20厘米,因为是兄弟他的哥哥就答应了,他们兄弟之间没有写下任何的单据,结果他弟弟从他哥哥家院子里挖进了一米,之前说好给20厘米可是弟弟狠心一挖就是一米,于是兄弟俩就吵架了,吵着吵着弟弟最后说自己没有挖哥哥的院子,让他哥拿出证据来,这下哥哥火了就找了村委会的人来说理,可是人来了没有任何的凭证也没办法,哥哥后悔没有写下凭证,最后兄弟俩反目,甚至留下仇恨。就因为没有写凭证没有依照法律才会导致兄弟变成仇人。在农村大部分人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既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去报案,2009年我在我们县城派出所见习的时候就发现城里的人们法律意识非常的强,随便丢了什么都会来报案,而在农村即使是丢了耕牛也不会想到去报案,因为他们不懂法律,不会有这种意识,丢了就丢了。在县城派出所每年的接案数是乡下派出所的4-5倍,这不是因为县城的发案率高于乡村,是因为乡村的农民没有报案的意识,不懂法律,更不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另外我国农村因经济落后,绝大多数农民只有小学文化在一些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还有一些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这也决定了农民面对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众多繁杂的法律、法规难以掌握和理解,致使农民不懂法。

  (三)不信法

  当前我国农村的执法环境差,法制建设薄弱。长期以来大多是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甚至是强制手段管理农村和农民,出现权大于法的现象,严重损害我国法律权威,在广大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引起农民对法律的抵触情绪,在农村常常会有这样事发生,两个村民之间发生打架斗殴,有一方被打伤,另外一方没有伤,而且不伤的一方没有道理,是仗势欺人,因为他家有人在政府里,其结果是被打伤的一方不敢去起诉对方,在他们的心理知道起诉了也没有用,因为他家有人在政府里面,不信法律信权力。再加上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长期被封建落后习俗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浸染,致使不少农民宁愿信鬼神而不信法。

  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

  1、自然经济和落后的社会文化限制农民法律意识。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需要法律来维持市场秩序,维护交易的自由平等,引导经济有序地发展,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促使人们对法治的追求。然而,在我国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限制了农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从根本上说,自给自足是一种分散型经济,是抑制商品交换的,农民处于简单的经济关系之中,在农村的集市里人与人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换关系,本身难以产生内在的法律需求。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完善,以户为单位的承包制生产经营方式,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促进了对传统观念和落后意识的继承,导致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缺乏。另外,落后的社会文化也是限制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一个历史原因。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是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其法律意识水平就越高,而文化程度低则法律意识水平低。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相对于城市居民,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这种落后的农村文化环境抵制了法制的建设,限制了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2、农村传统礼俗对法律的抵制。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封建意识、传统礼俗在许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很多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甚至什么是民主他们都不知道,很多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比如在农村的家族中出现了偷盗行为,他们不是依照法律法规把偷盗者交给公安机关处理,而是按礼俗由家族中的长者进行处理,在他们的心理家族的礼俗是第一位的。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习惯传统去解决,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会想到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许多地方,传统的人治思想对农民的影响比较深。农民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是忍受,其次是考虑以非对非,这些都是缺乏法治意识的体现,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有的就不懂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传统的礼俗去处理事务,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这样就使得法律知识得不到普及,以致不被农村群众所接受更谈不上用法律来维护农民自身的利益。

  (二)现实原因

  1、农民从观念上未接受法律。

  以刑法、治安处罚法等为例,通过这类法律对危害社会秩序的人的惩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和维系。但是这类惩罚,除了当事人外,其他人对其利益感受不是直接的,他们对这类法律的感情自然就是淡的。在有些情况下,由于现代法律的调整规则可能会与农民传统的道德观念正义观念相冲突,从而使人们基于道德的评价而对“不正义”的法律产生了厌恶、排拒的感受。比如,在传统观念里,已婚配偶的通奸行为是不道德的,作为受害的一方对与其配偶通奸的人进行惩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现代法律却不允许这种滥用私刑的行为,因为惩罚通奸者而构成违法犯罪的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就可能出现通奸者倒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受害者,而原通奸受害人反倒成了违法犯罪者。这种法律以及相应的执法司法活动,在农民看来是不能代表和实现他们的利益追求的。法律和道德在这里的冲突使人们以基于自然的感受而同样自然地排拒了国家硬“加”给他们的法律。面对这种情形,费孝通先生的评价是,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如果人民在观念上还没有接纳它们,法律和司法推行下乡的结果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地的弊病却已发生了”

  换一种情形,在有些案件中,即便是利益受损的当事人自己主动依法办事,希望运用法律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可是当其通过法律所追求的目的和自己最终实际所得到的不一样时,他们也会产生对法律的困惑。如,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她起初坚持要通过法律途径对村长打人的行为给自己的丈夫也给自己讨一个“说法”,可是当最后法律给她的说法终于来了(村长被公安机关拘留了)的时候,她却没法认同这样的说法。以至于苏力先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正式法律干预究竟是对秋菊的权利保护还是对她的更大的伤害?在此后类似的纠纷中,秋菊还会再次诉求正式法律吗?”

  再比如现在存在的卖判决书的情况,虽然判决了可是无法执行,农民无法实现他们的所需利益,还不如

  私了。所以农民在观念上还没有接受法律。

  2、农民运用法律成本高。

  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例,家里的一个小叔和邻居们在宅基地道路通行问题上发生了纠纷,对方依着人多,强行拆除了他的一面院墙。事情发生后他十分气愤,向村里在外面当法官的一个老乡打听如何与邻居打官司。那位老乡详细地给他讲了诉讼的途径、方法及法院对该纠纷可能的裁判结果后,他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最后说要再考虑考虑。过后在村组织人的调解下,对方给了他一些经济补偿,他也让出了几尺宅基地让邻居通行,纠纷就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结论是:虽然在这个事情上,他无论在精神还是物质上都吃了亏,但是若为这件事打官司“,今年一年可能就耽搁了,还和村里人不和睦,划不来,不值得。”可见,具体使用什么样的规则,其直接的动力是规则所能代表和实现的利益。农民的不用法和不愿意用法使得法律离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远,还有就是

  较高的法律运用成本,法律应用的较大风险(如败诉,或者长时间诉讼所带来的讼累)等是基本原因使得农村的普法困难。

  3、对地方政府缺失监管机制。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在使用时限制不够,对法治造成伤害。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农村群众不懂法,少数干部在私自使用权力时告诉老百姓他们所做之事是对的是合法的,老百姓也只有相信,这样农村群众的监督就这样不存在了。另外,上级机关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使得极少数基层干部为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存在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以权压法的现象,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无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恶人恶事不闻不问,使广大农民产生权大于法的认识,认为学法无用,使得有的农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法律,使法律在农村很难得以真正实施。

  4、农村的法制教育不到位。

  经过十几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农民的整体法律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

  与法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一些地方普法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重形式、轻内容”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注重实效,把功夫放在应付上级检查评比上。由于普法工作不力,使广大农民无法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教育。对于现在的农村来说,普法教育则是很少很少,农村群众所接受的普法教育方式单一,主要是通过某村的某人犯法被判了几年的刑这中方式来知道不可以违法,可是这样只会使老百姓更加的畏法而不会用法。我来自农村,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就没有见到过基层法律工作者到我们村去普法,看到最多的就是在农村村民的房子墙上写几句有关犯法带来的后果的话语。因此农村的法制教育是不到位的,是不够的,方式也很单一,没有使法律融入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当中。

  三、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

  近年来,通过普法活动和对依法治国的宣传,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农民人多、路远地偏、居住分散、环境闭塞,造成农民法律普及难度大、普及效率低。所以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必须针对农民人多、地广、居住分散等特点,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为农村群众创造学法的条件和和环境。首先,在农村中小学定期开设法制课,使农村孩子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具备法律常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使法制宣传到每个山村、每个农民。重点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广播、电视讲解宣传法律知识。同时还可以组织放电影、文艺宣传队下乡深入农民中演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农民在闲余之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不知不觉接受法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进而使用法律。再次,法制宣传与具体农村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在承包土地、分配宅基地时学习《土地管理法》;兴修水利时学习水资源法和水利法;植树种树、禁伐护林时学习《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在征税收税工作中学习税法;在订单农业工作中和处理乡村纠纷时组织学习《合同法》、《民法通则》;村干部换届选举时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等。把宣传法律知识渗透到农村各项工作中,这样干部和农民既学习了法律知识,又有利于开展工作,同时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法制观念。

  文化对人的改造作用是巨大的,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因人

  的文化素质、文化层次不同而不同。目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普遍较低,是同农村文化建设没有跟上“依法治国”的步伐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水平不够学习法律知识是学不懂的,所以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狠抓教育。扎扎实实开展扫盲工作,使广大农民从文盲和半文盲中解脱出来。抓好农村普通教育,让农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后备农民的文化素质,杜绝产生新文盲。切实抓好农村成人教育,如:农民夜校、农村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学校等,使农民由传统型农民转变为现代型农民。举办不同的班次给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重点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如何科学种田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使农民摒弃迷信和愚昧的心理,摆脱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的困扰和贫穷落后的现状。从而使农民不信鬼神,又有时间、有精力、有实力去学习、去了解,去追求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也使农民有时间、有能力去学习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从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再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农民自娱自乐、自编自演、自弹自唱。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农民身边发生的事溶于演唱之中,使农民在娱乐中学到了法律知识,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开办农村图书馆、活动室,使农民在休闲时可以自己通过读书看报和相互交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大事,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通过抓教育、学科学、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等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逐步洗涤两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烙在农民身上的依附和盲从心理,从而树立起普遍的公民权利平等、法律至上的意识,使农民从观念上接受法律。

  (三)加强基层法律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农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关键是基层法律工作者如何宣传,如何开展普法工作,如何引导广大的农民群众去学法去懂法继而去使用法律。因此要大力加强基层法律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素质。农村基层的行政执法范围非常宽广,公安、工商、税务、土地、水利、民政、计生等等,这些行政执法部门在农村全部都要涉及。而且执法频率极高,几乎每天都在。可以说这些行政执法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农民结婚要找民政部门,外出打工办理身份证明要找公安部门,建房批宅基地要找土地管理

  部门等等。假如基层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不依法行政,就会出现执法违法的现象,农民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就会使农民不信法,所以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现代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教育。

  要严格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准入制度,努力建设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素质强,能吃苦耐劳,肯服务基层的法律工作者。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种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执法违法的现象;才能使农民相信法律;才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自觉学法、用法、守法,夯实依法治国的基础。另外要健全农村司法机构,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由于我国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极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发展迟缓。造成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维权难,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法制的发展。所以,要健全农村司法机构,乡镇设立的人民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要经常巡回于各村组,方便农民诉讼和调解,切实解决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维权难的问题。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务,努力帮助农民了解法律、运用法律,让农民学会用法律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树立法律权威,从而切实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四)加强政府的执法监督。

  科学、民主的法律制定出台后,如果不能被正确适用,就是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而不公正的审判是毁坏法律。”因此

  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规范执法程序,杜绝徇私枉法、违法执法、通过正确的司法执法行为,引导农民树立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如果法律工作者在执法的过程中没有了监督,那么就会有徇私枉法、违法执法

  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农村群众不懂法律,就会有无法无天的现象出现,从而削弱了法律的威性,使农民不信法律,所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能忽视。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上级机关要定期的到农村进行巡查走访,通过农民群众了解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同时设立举报电话,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执法监督的活动当中来,使他们更多的了解法律,也有助于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要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农村的执法权力监督力度,注重权力间的制约,增强执法司法的透明度

  。这样才有利于民众对法律公平、公正的感悟。使农民信法用法,最终有利于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信仰的确立。

  (五)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于农村的市场经济建设还很不完善,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不强,如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等还没有完全确立。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积聚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因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也是市场经济在农村社会化中深化的客观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农民被置身于市场之中,其流动性将增大,所面临的经济关系也将越来越复杂,业缘关系在农民人际关系中的地位也将上升,这一切将使农民在市场中切身感受到法律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对法律的需求,主动的去学法用法,从而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更快的实现法治国家。

  结语: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依法治国”的时代,切不可忽视农民的法律意识。毛泽东曾说,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邓小平也说,中国改革的首要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事实上农民问题从来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任何革命和改革没有农民这个主体的参与和支持都不可能成功,“依法治国”也不例外,历史的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法制观念的强弱,对法律的实现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有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也就是说80%的人口在农村。如果这80%的人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甚至是法盲,那么加强法制、推进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必然成为空谈,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所以,要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推进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学基础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1994年4月。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1998[3]苏力.送法下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998.[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9[5]孟桂湘、蒋亚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J],《思维与

  创新》[J]2000年1期

  [6]王海涛.中国农民法意识现状探讨[J]政法论坛,2000[7]田欣.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漠的成因与对策[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1)41-43[8]任大鹏.我国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9

篇七: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抓好农村普法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抓好农村普法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活动。“一五”、“二五”、“三五”普法以及快要结束的“四五”普法,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普法是全民普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有了很大进展,但是效果不太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个方法问题。本文就怎样才能抓好农村普法,从认识、方法、效果三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化普法认识

  搞好农村普法工作,首先要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

  第一,深入农村普法,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等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相差更远。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一个基本要求是全体公民应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学法、懂法、守法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开展普法教育,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把法律交给全体公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仍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根本上说,没有农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法律素质的提高。“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在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村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山区,在一定意义上走了过场。这就要求我们在“四五”普法中,一定要把农村普法拿在手中,克服困难,做好工作。

  第二,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在社会大变革中,由于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由于新旧体制转换出现的摩擦,必然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就农村来说,近几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规范。但是由于宣传普及不够,农村还存在许多问题: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侵占集体资财等等,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有的无故拖欠甚至拒交数量不大的税费。有的邻里之间经常发生争田、争水、争山林、争宅基地等矛盾。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靠教育,靠法治。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都依法办事,依法理顺农村各种关系,使干部在依法管理中为农民热情服务,使农民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农村社会进一步安定和稳定。

  第三,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特征。《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民居住分散,生活自由散漫,文化生活贫乏,思想观念僵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思想、宗族房头观念、邪教组织和邪教势力有所抬头,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

  建设,重在宣传,重在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有助于其它教育内容和效果的增强。我们深入开展农村普法,一方面在学法的基础上,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完善村规民约,把村级财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依法治村;另一方面依法打击取缔破坏、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的活动,净化社会风气,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优化普法方法

  农村普法应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居住分散,文化素质低,生产季节性强,开展普法教育工作难度大、任务艰巨,基于这种情况,现阶段开展农村普法应当坚持以下四种方法:

  (一)组织法律培训,主导普法。坚持面授为主,是开展普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农村普法,也必须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要分级负责,层层抓好法律培训,充分发挥法律培训在普法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乡、镇要负责抓好村(居)民委员会主要干部的法律培训,每年要集中进行一次3至5天的法律培训;二是村(居)民委员会要负责抓好农户(居民)户主的培训,第季度要组织一次。通过法律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和普法骨干的培训,实现一户一个“法律明白人”的目标。

  (二)利用农村工作,渗透普法。普法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个前提下,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开展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党建、奔小康”、“治安模范小区创建”、“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工作的全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普法的目的。

  (三)抓住学校教育,辐射普法。开展农村普法,由于农民居住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低,集中起来学法确有困难。而各级各类学校,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人数多,人员集

  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有专业教师。要利用学校这一有利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要把普法内容组织编写成易懂易记的顺口溜、三字经、打油诗,由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小小普法员”,让他们放学回家后,背诵给父母和他人听,使家长和学生都受到普法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一所小学就能覆盖一个村。这样,既抓住了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又发挥了学校在农村普法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普法。

  (四)开展多种活动,烘托普法。普法教育是一项社会宣传、社会教育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一方面,要针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爱好热闹的特点,广泛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放映法制题材影片,展出形象生动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赋予普法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法制宣传专题或专栏节目,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普法活动。另一方面,要以部门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掀起一个个普法高潮,烘托出一个浓厚、强烈的普法气氛。

  三、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效果

  农村普法必须办实事、重实效。农村最大的实效,就是要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因此,必须围绕农村社会的稳定,强化普法的具体效果。目前,农村普法效果要从三个方面强化:一是增强权利义务观念。通过普法教育,全面宣传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使干部群众树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明确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也不能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二是培养依法办事的习惯。通过普法教育,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懂法、守法,遇事想问题要想到法,解决问题要依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三是规范依法治村行为。普法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依法治村活动,是普法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由于农村普法工

  作不深入,有些地方的依法治村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作用,使依法治村变成了一句口号。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工作,进一步规范依法治村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学“大法”立“小规”,在全面学法的基础上,按照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修改完善依法治村的规定和制度,把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在内的村级事务纳入法治轨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村,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抓好普法工作

  要抓好

  “六五”普法工作

  尤其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要明确到位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保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等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依法治国、强国富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对法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法治的呼唤需求也更为迫切。为此,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达到了知法、懂法、守法,做到了严格依法办事并善于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权益,依法治理才能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按照依法治理的规划要求,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都要纳入法治化轨道,这就客观而迫切地要求我们的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带头人,以此来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依法治理的迫切要求。因此,各级基层的党政领导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来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普法工作真正列入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各个单位的议事日程及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规划当中。法制宣传教育不仅仅只是公检法司行政部门的事,各行政管理部门、各企事业、经营单位都要上上下下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杜绝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和死角。

  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职责明确责任到位

  在现今的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仍存在着“软指标”的问题,究其根源有认识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缺少严格的、规范的、过硬的制度作保证。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因此,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长久之策。虽然我国现已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全民普法宣传教育,但不可否认,现如今仍有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不强,“违法乱纪”“以权代法”、“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现象,仍有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存在着不懂法、不学法、不知法的“法盲”的现象,加上一些普法方式与执法环节相脱节的问题在不少地方尚未很好解决,造成广大群众应有的合法权益不能够很好地得到维护和保障,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地位。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的决策者,他们的法律素质和学法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一个单位的学法积极性,关系到所属地区和部门的法治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因此,在“五五”普法工作中,一是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列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二是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大力推行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评制度。三是为保障基层单位普法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可试行建立法制宣传教育联络点制度,安排有关领导或责任人各负责一个联络点,定期到联络点调查研究、检查指导普法工作,督监落实联络点抓好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各地区、部门单位的普法宣传、依法治理领导小组要定期对其普法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考评,凡不予重视或不按要求开展落实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并把普法工作与本综合评比挂钩,奖罚分明。只有这样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人人参与、齐抓共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突出普法教育的重点,制定完善普法宣传内容

  普法宣传活动主要目就是为人民大众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因此,普法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细致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他们主要在想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关注些什么、需要些什么等,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分类施教,有“点”有“面”相互结合。

  一是要看准教育对象,加强针对性。如针对行政执法人员,要不定期的集中组织举办普法培训学习班,重点进述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提高其依法行政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及执法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普法教育在具体实施执行者层面上的漏洞。针对大众包括广大农民朋友的普法教育,要继续开展和做好“法律六进”及“送法下乡”活动,利用各种场地会所、农村集贸市场、乡村大院等,对广大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援助,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而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则要在中小学开展“法进校园”活动,由普法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宣传教员,结合青少年成长的心理、生理变化需求等特点,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促使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二是要选准普法教育的内容,突出相互间的关联性。要把那些事关公民大众的权利义务、事关社会发展稳定和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宣传的重点内容来深入进行宣传,抓出成效,起到效果。我国14亿人口中,农民人口占有9亿。近年来,为了减轻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负担,国家已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在义务教育、社保养老等方面还给予了一定的补助减免,广大的农民群众对种地的热情重新高涨了起来,但随之而来产生的涉及土地、房屋、资源、权益等方面的各种矛盾纠纷也应运而生,到政府部门上访的人数、次数也多了起来,这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向农民群众宣传讲解《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让农村广大的老百姓知道和了解到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严格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办事,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普法内容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措施到位

  随着当今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要积极努力的探索创新普法宣传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拓展普法宣传的新思路,创新普法宣传手段,灵活掌握和运用多种普法宣传新形式、新方法,完善充实普法内容,以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目的性。

  一是各方各部门从上到下都要对普法宣传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如在每年年初,本单位部门要力争做到层层动员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员共同参与普法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大家对普法宣传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还可利用普法培训班,组织大家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普法宣传、依法治理等一系列指示精神,部署当年的普法各项工作,广泛宣传“五五”普法的重大意义。

  二是抽出一定的时间、集中人员开展

  “送法到万家”各项活动,同时还可利用普法宣传节日如“3?15”维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开展各种类型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通过板报、橱窗、宣传栏、标语等以往惯用有效手段,同时也可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普法文艺演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增强法律知识,又感受到了法律威严,养成守法的习惯和品格。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

  “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基本上实现

  “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报刊上有栏目、网上有页、田野路段有标语、墙上有板报、院落有橱窗、“12?4”等宣传日有声势”,从而形成了一个法制宣传环境浓厚的大氛围。实践证明,把传统的宣传方法与利用现代媒体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法制宣传的层次和覆盖。

  五是坚持长期开展“法律六进“等活动,发放普法资料、现场调解矛盾纠纷,同时还要结合典型事例进行现场、现身法制宣传、法律咨询,营造法制氛围,提高宣传效果。

  六是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本部门、本单位的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之中,特别是要与学习生活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真正达到普法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进一步加强司法工作注意事项

  一要建好司法队伍。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关键,是基础,是支撑;要配强班子,抓好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辩证思维和业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和生机。二要有所作为。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服务要向基层、弱势群体和农村农民工延伸服务;着力服务中心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为全市社会稳定服务,为基层百姓服务;要服务于“六路”、“六库”和全市的大产业建设;着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好、抓细、抓实全市每年在外120万名务工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为他们提供法律支持,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三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上级部门支持和社会各界支持,积极探索“六五”普法新形势和新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区域合作,扩大司法行政工作的覆盖面,让民生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第三篇:如何抓好六五普法工作

  如何抓好六五普法工作

  w1lovez14级

  被浏览53次2012.12.05Icyless采纳率:53%4级2012.12.05方法

  (一)按照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统一的要求,加快立法步伐

  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要严格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加快立法步伐。近期,要积极做好《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配套立法工作,将成熟的改革决策上升为法律,以法律手段促进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争取早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法律体系框架。要抓好立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立法前期研究,做好立法储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要在立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等方面,加强对下级立法的指导工作,有立法权的地方,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国家立法创造经验。

  (二)按照科学、民主、法制的要求,建立新型的依法决策制度

  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建立重大政策出台前的听证制度,每一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出台前,都要最广泛地听取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改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规

  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建立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制度。建立必要的专家咨询制度,重大决策出台前,应组织专家进行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的评估和论证。

  (三)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的要求,建立现代行政程序

  依法行政的主要标志,就是形成一套体现公平、公正、效率、便民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要以便民为宗旨,简化程序,规定时限,建立高效、快捷的行政运转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坚持文件办理与受理分开,实行窗口式办文,以单独对外的收发文室为窗口受理审批业务,受理人

  和办理人相分开,封闭办公,集中对外。建立办事时限制度,根据每类业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科学地设定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时限,并对各类业务的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按照权力制衡的要求,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内部会审制度

  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必须强化权力的内部制约机制,对法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内部会审。继续推行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用地报批和土地估价确认、资产处置的内部会审制度,开展对矿业权的审批、发证和农用地开发立项、资金申请及减免等重大事项的内部会审,将审批

  事项涉及的内容进行分解,由内设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分工,对涉及本部门职责的内容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审查,实行“一票否决”,并对本部门审查的业务内容的合法性负责。进一步完善会审制度,明确会审的范围、责任等。在实行会审制度的基础上,对竞争性的项目,应规定具体的评审

  标准,公开竞争,引入社会评审机制。同时,要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

  (五)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必须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和办事结果,公开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密切相关的事项。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对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便于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监督政府的政务信息,如建设用地批准信息、登记信息、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信息、矿业权设立、变动及评估信息等,定期公开披露。对于涉及公民、法人具体财产权利的信息,可以公开查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逐步运用高科技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国家及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设立触摸屏公开查询系统,市、县国土资源

  管理部门也要建立公开查询、定期披露制度。

  (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探索资源性资产市场配置的新方式

  能否公正、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由行政配置为主到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必须采用行政审批的,要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继续推进招标、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凡经营性房地产

  用地一律以招标、拍卖方式供地。进一步完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逐步扩大范围,规范程序,保证公平。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推进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标、拍卖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七)按照严格执法的要求,建立行政责任考核、追究制度

  行政机关正确执行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要建立、健全行政责任制度,以职位为单元,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形成完整的责任制度体系,将行政执法的责任分解到机关内的每个岗位,落实到人,并相应实施考核、监督、奖惩等。逐步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违法作为和消极

  不作为造成重大后果的,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健全重大违法案件的听证制度,以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要求,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八)按照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建立对权力行使的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的机制,防止权力的滥用。必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监督作用,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投诉制度,行政管理相对人对不依法行政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政行为可以投诉,由国土

  资源管理部门或者上级部门的专门机构受理,并在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总结实行特邀全国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制度的经验,建立行

  风评议员社会监督员等制度。要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要建立“领导接访日”制度。文章

  (一)法在我心中

  在我耳畔,在我心中,有一句话时时响起:要遵纪守法!从我有记忆起,爸爸妈妈就在我心里播下了“法”的种子:他们整天跟我说“君君,要遵纪守法!”过马路时,他们告诉我,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他们告诉我不能欺负小朋友,要和小朋友互相谦让,一起玩。在街上看见警察,他们还会吓唬我:君君,要是你做了坏事,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起来的!末了还加上一句:你千万不要做坏事啊!那时,我只隐约地知道不能做坏事,但是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做坏事。及至上学,法在我心里慢慢生根了。上学后,教育我遵纪守法的人多了,那就是学校的教师们。和爸爸妈妈一样,老师也整天告诉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怎样遵守规章制度。不同的是,老师不仅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学校还请来了很多叔叔阿姨给我们讲违法乱纪的危害,用活生生的例子教育我们要遵纪守法。在他们的教育下,看到那些活生生的例子,我知道了:做坏事不仅仅是要被警察抓起来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做了坏事会给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方便,会影响别人的生活,也会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走向深渊。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在慢慢长大。在电视报道上,在报刊杂志上,甚至就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也深深地意识到:遵纪守法应该从小做起,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在法律的制约下生活。否则,很可能会触犯法律,而如果触犯了法律,最终后悔的会是自己!法律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每个人正常自由地生活而制定的,法律约束的就是争强好霸的人的不当的会影响别人生活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如果我们从小不学会约束自己,争强好胜,就很容易会触犯法律了。到那时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很可能会抱憾终身。法在我心里扎根了。将来我们还要走上社会。那时法更重要。我们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遵纪守法,让法的警钟声时刻在我们耳边响起。法在心中,自然心安,法在心中,自然理得!文章

  (二)“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

  “五五”普法已接近尾声,“六五”普法即将开始。在新形式下,能否能继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进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部适应社会形势需要的普法规划,下面,就“六五”普法的保障措施谈谈看法。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前些年,通过各级普法机构的努力,基本保证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工作机构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形成更加科学的、统一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与本级司法行政部门合署办公,但应作为常设机构设置,配备一名同级副职为专职副主任和3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并单独列编。二是要强化刚性保障机制。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有些地方也尝试立法。但仅限于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规范,依法治理工作则很少涉及,致使法制建设工作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甚至出现用传统行政手段抓法制建设的现象。因此,国家应尽快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组织、机构、职能、责任、义务等,应确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权威地位。“六五”普法期间,还要进一步健全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并用法律法规加以确定,以规范和约束依法治理工作。三是要强化考核评估保障机制。“六五”普法规划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明确创建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公开评比结果,普法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对连续两年取得考核优秀等级的单位及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单位挂牌整改,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或由普法主管部门建议同级党委,政府予以免职。要建立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领导干部法律素质考察,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核等制度。规定领导干部普法考试不合格,其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核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级。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考试考核两年未达到合格以上

  等次的,不得提拔重用。在提升职务或跨区、跨行业转任新职务时,还必须在任前接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暂缓任命并进行补考。两次考试不合格的不予以任命或不再提请任命,以督促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认真履行职责。重视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四是要强化监督激励保障机制。检查监督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习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同时,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对查处的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限其改正,以保证普法任务的落实。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要通过建立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要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的各种奖项之中,广泛表彰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等方面的先进集体(个人)。尤其注重对从事普法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逐步改变五年表彰一次的惯例。同时对习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勇于揭发者也要予以表彰奖励,以弘扬正气。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普法队伍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但是,就目前队伍建设壮况来看,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拿我县来说专职普法人员2人(编制在司法局),基层单位多数是兼职人员,这根本不能满足日常普法工作需要。“六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列编的形式,彻底解决普法人员不足,不专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宣传队伍,法制宣传队伍“五支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同时加强执法建设,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坚决清除那些违法建纪人员,促进执法状况的全面改善,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学法,守法和依法办事。六是要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普法经费数额不足,不能到位,不能专款专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六五”普法期间,可借鉴科普法和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加大普法经费投入的做法,由习法行政、财政部门研究出台具体的保障办法,明确提出建

  立依法治理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用增加。同时,要加强硬件建设。对普法必用的东西,微机、摄像机等基本设施。七是要强化理论研究保障机制。加强普法依法治理论研究,可以为加快普法依法治理立法和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普法依法治理的环境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理论研究跟不上形势需要,无异于自断前程。因此,在“六五”普法期间,要动员一切有志于普法工作的人士特别是基层普法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指导普法依法治理伟大实践的理论体系,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希望你能采纳!O(∩_∩)O谢谢!--!

  第四篇:关于深化农村普法工作的思考

  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杜桥镇农村经过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加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一、农村普法的现状与难题

  1、普法教育的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惯用标准,崇尚“时间就是金钱”之类观念,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见直接经济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求长远社会效益的治本工作则持回避、被动、冷漠的态度,因而普法教育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减少了,有些乡(镇)、村的领导借口抓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把普法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个别乡(镇)、村的领导把普法和“减负”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农民学法要求农民购买普法教材,是增加农民负担,忽视了普法对依法治村、依法“减负”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

  2、普法教育原有“三无”现象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谓“三无”是指无专职普法队伍、无专门工作手段、无专项活动经费。也就是说,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乡(镇)司法所和有关单位的配合来做,(有的设有普法办也是虚设)其教育手段要根据实际条件来确定,宣传经费要临时筹集。从我区农村整体情况来看,普法工作队伍力量,装备差,普法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较突出。大多数乡(镇)、村还普遍存在简单、陈旧的宣传教育手段和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3、普法教育还存在“四难”的问题。一是人员难集中。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民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在企业就业,普法对象比较难以集中。二是时间难安排。农村的土地承包后,农民的时间变过去集中统一安排为个人自由掌握。且农村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比较强,农民在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里忙耕种;农闲是忙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因而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三是内容难以理解。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对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规范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使使之深入浅出进行宣传,显得十分必要。四是体现效果难。由于农村普法存在认识上不足,人员、时间难以集中安排,普法经费得不到充分保障,加上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条文难以理解掌握等诸多原因,因此尽管各级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农村普法还是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4、执法环境的变化,使一些人对普法教育失去了信心。司法腐败已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突出问题。既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反感,动摇了人民群众学法的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农村普法难的原因和症结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普法工作存在以上“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1、“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长期以来人治思想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知之甚少。许多农村干部、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普法工作深入发展。

  2、学法用法脱节、执法不公的不良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不是不想学法,而是觉得学法没用,不是对学法没兴趣,而是对法律没信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些农民说:“法律虽好,但执行起来,就往往走样。法律讲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叫我们农民咋相信?学了法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损害它和国家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会使农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农村普法已取得成果也难以巩固。

  3、观念陈旧,形式单调的方法,影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的普法还习惯于借助行政化的手段来进行,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有效途径开展普法。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一些地

  方只满足与放广播,搞宣传栏进行普法宣传,形式单一。另外,由于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学的不深不透,普起法来难以作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等等,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

  4,农村人口素质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组织松散等,给农村普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文化水平较以前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制

  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

  三、解决农村普法难点的思路与对策

  1、坚持“一个目标”。农村普法的目标,就是通过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于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努力做到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应尽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干部自觉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从而推动农村法制建设.

  2、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就是在普法的过程中,强调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学好法、用好法,严格依法办事.同时,引导众民在生产劳动,日生活或和人际交往中用好法,营造一十良好的学法环境.二是普法与服务相结合.普法工作一定要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发展服务,为深化农村改革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服务,要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从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把昔法工作做细、做实.当前,农村普法工作要注意帮助广大农民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观

  念,增强依法办事意识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强烈责任意识,促使广大农民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应当成为午后农村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

  3、攻克“五道难关”。

  一是攻克认识上的偏差关,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普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普法的自觉性不够,“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没有摆上同等位置上,认为抓经济是硬任务,容易出政绩,普法工作是软任务,看不见摸不着,不予重视;有的农村干部认为普法应突出宣传法律的惩处、罚没、赔偿制裁功能,而体现教育、保护、保障的法律较少宣传;少数农村干部甚至认为普法工作搞多了,群众对国家的政策、法律知识知道多了,反而不好管理。还有一大部分农民群众参与意识不强,认为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普法是政府的事,是干部的事,与自己无关,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招惹是非,不违法,不打官司,法管不着自己,没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

  二是攻克新的经济形势与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矛盾关。把普法工作延伸到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中去。根据大港的实际,村办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形成规模。几乎每个村都有1到2个企业,绝大多数村民都在企业就业,在厂里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和约束力,这样时间好掌握、人员好集中、内容好安排、效果好检查,是开展普法教育的有利阵地。

  三是攻克学用脱节关。普法教育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农民学会

  运用法律武器管理自己的事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只学不用,学用脱节,加之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就必然挫伤农民学法的积极性,影响普法的效果。一些乡镇在开展普法过程中,满足于完成任务,应付检查,难免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出宣传栏、办培训班等形式上,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将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不能从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出发,农民群众不能从学法中见到效果,学法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不高。

  四是攻克农村普法宣传形式简单落后关。由于农村受生产季节性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在农村很难组织农民集中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一些乡(镇)、村受到经费、设施、场地制约,主要是靠有线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由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法,效果是非常差的,大部分农民群众很难接受到普法教育,造成普法覆盖面窄。在一些经济基础差的乡镇,有的村就连上述简单的普法形式,也难以保障,部分农民根本接受不到任何法制教育。很多农民法律知识十分贫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故此,普法形式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要变“我宣讲什么,农民就学什么”为“农民需要什么宣讲什么”。从帮助农民解决疑难问题入手,将普法工作与依法解决农民的实际法律问题结合起来,寓学法于用法之中,使农民真正学到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可采取以案说法、图片解法,组织旁听审判,组织反面典型现身说法、法制文艺、法律咨询等形式,使农民在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中受到法制教育。

  五是攻克普法工作基本保障落实不了关。一些乡(镇)、村普法工作力量还较为薄弱。乡(镇)的普法工作目前主要由乡镇司法所或综治办承担着。乡镇司法所只有一至二个司法助理员,而且司法所的人员一年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配合乡镇的中心工作。仅靠一两名司法助理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普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普法经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考核监督力度不力,也造成了农村开展普法工作的季节性、主动性不强。

  4、作到“六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把农村普法摆上位置,加强组织领导,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切实把普法工作落实到位。二是领导责任到位。要把研究部署、监督、检查普法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明确将抓普法依法治理和干部群众法律知识的提高

  作为衡量党政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并与其政绩挂钩,层层建立普法工作责任制,落实目标管理,把各级干部对农村普法工作的领导责任由“软”变“硬”。三是硬件建设到位。乡(镇)、村厂(企)对普法要有领导分管,要有办事机构,要有现代化的普法设备。每个村委会要作到六个有:有一个法制宣传栏;一个法制课堂;一个法制广播站;一支普法骨干队伍;一套普法制度;每户一本法律读本。四是普法人员素质到位。农村普法工作能否落实与普法人员自身素质有着密切关系。要加强对普法人员的选拔使用,努力高普法人员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热心法制宣传、熟悉业务、作风扎实、事业心强、乐于奉献的普法骨干。五是效果到位。要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采取有利措施,确保农村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要紧密联系农村工作实际,把普法教育与依法治理乡(镇)、村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本地区的难点、热点问题。六是监督到位。坚持和实行“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的普法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和阶段性的普法检查、总结。充分发挥乡镇人大的监督作用。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对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推进农村普法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的思考

  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是深入实施“四五”普法规划,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性保证措施。把农村普治工作作为法制建设的基础性,重点性和紧迫性工程来运作,是当前一个时期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这主要基于如下思考:农村普治工作相对滞后的主要问题和表现

  1,法制观念淡薄问题。少数乡村干部对农村普治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列为普法的对象,认真接受法制教育。有些干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办事主观武断,有个别干部置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于不顾,从极端利已主义出发,我行我素。甚至公然说,农民懂法了,我们就管不了了。这种愚民政策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思想感情,影响了干群关系,出现了不安定因素。

  2,依法管理能力弱化问题。一方面,有些农村干部缺乏依法管理能力,在工作方法上习惯采用压服或经济制裁的手段,严重地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对这种违反村民自治的做法,群众意见很大。另一方面,在管理村集体经济过程中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引起村民公愤。据调查,在2002年全县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落选者中,有80%因不会管理或管理不善而被群众投了否决票。

  3,依法建制不完善问题。有些乡村民主法制建设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或缺乏实质性内容。乡(镇)务公开,村务公开仍然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有的干部不愿或不能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制定的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缺少必要的监督执行程序和约束力,成立的村民理财,监事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工作不力问题,形同虚设,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群众对此心灰意懒,司空见惯,失去了民心。某村设立的村民监督组织都由村支书一人把持,其成员大多任命而非选举,出现了家长制现象,自己监督自己,改变了监督的性质。

  4,法律素质偏低问题。目前仍有一少部分村民没有走出文盲加法盲的行列,特别是在他们遇到维权和用法的事务时,缺少用法来解决问题的概念或不知怎样用法来解决。某村民因邻里火灾造成自家损失后,不知依法追究他人责任而自认倒霉,其亲戚自行与责任者争执索赔,以至殴斗,发生了严重的邻里纠纷,甚至触犯了刑律。所以,法律素质低下,是直接造成法制观念淡薄,各种矛盾纠纷和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给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

  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的对策思考

  今后一段时期,应围绕农村普治的工作特点,确定“以突出依法治村为重点,以依法治乡(镇)成果推动依法治县进程”的农村工作思路。要贯彻“以用带学,以学促治,以治保稳”的工作方针,着力在普治

  工作的主要环节上实现突破。

  1,必须从加强法制教育入手,进一步提高农民用法意识和水平。一方面,要在法制大氛围的条件下,培养和提高农民依法维权,依法护利的主体意识。要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学习教育和其它各种专项教育的同时,进一步依法治理社会环境,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党政部门和各级组织要带头学法,普及法律,在确保依法行政的同时,经常开展规范性,可行性,实效性和广泛性的法律教育活动。采取启发灌输,带动影响或益于接受的强制性教育手段和行政手段,把“法”的概念和涵义具体化,形象化,权威化,送到千家万户,偏远村落,每个农民的心中。另一方面,司法行政和法制教育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及法律服务是增强农民用法意识的关键。要减小部门偏见,根除城乡差别,增强为农民撑腰做主的秉公执法意识和尊农爱农思想感情。要强化宗旨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树立强烈的服务观念,努力帮助农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用法水平。

  2,必须从平息农村矛盾,缓解干群关系,确保农村稳定出发,切实把乡村干部学法作为农村普法的重点。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乡村党政干部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摆上日程。要转变观念,适应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乡务村务和政务财务。二是要精心组织学习。开展乡村干部学法活动,必须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由普法主管部门统一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协调组织,定期例会研究部署农村普法和乡村干部的学习工作,各部门要联合开展学习创建活动。三是要周密部署,加强监督。要把乡村干部学法列入“四五”普法规划,逐级形成制度,制定实施意见,编写专用的普法教材,安排充分的学习时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登记,考核,检查等监督措施,要把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作为个人考评与奖惩挂钩,并作为重要条件来衡量每个干部的提拔和使用。

  3,必须采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各种普法形式,充分调动农民学法积极性。一定寓教于乐,建立自己的法制文艺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巡回演出。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用自己身边的事例教育自己人,让农民群

  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二要开展农村“普法月”和“百日普法”活动。对涉农密切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要统一部署,开展“专项法普及月”活动。集中送法,集中普法,集中用法,达到强化目的。要把专项整治或综合治理的内容同时拿到活动中,通盘部署,结合运作,追求更大的效果。三要开办法制专题栏目。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优势,开办“农村普法专栏”节目。针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以及发生的类似依法防治“非典”等大型突发事件等,编辑节目内容,定期在黄金时间播出。四要建立法制教育固定阵地。每个乡镇,村都要建立一个普法夜校,成为向农民宣传法律知识的固定场所,适时组织农民群众学法,讲法,开展各项法律普及活动。五要创建条件,利用微机联网进行普法。有条件的乡村要和各“法制网”进行联网,省,市,县级平台要制作普法网页与乡村联网,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普法活动。六要建立一支法制宣传骨干队伍。各乡村要有计划地选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作为法制宣传员,定期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制培训,也要自己开展培训活动。另外,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都要在明显位置设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结合上级法制宣传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宣传内容和宣传品开展宣传教育。

  4,必须把握重点环节,逐步深化依法治乡(镇)。随着党的十六大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突出与重视,农村工作各项改革逐步深化,这就为农村依法治理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好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所以,深化依法治乡(镇)必须把握好四个重点环节。一是规划环节。在党委的依法治理工作意见,决定和地方发展经济“十五”规划中,要把依法治乡(镇)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加以突出,特别要列入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的总体规划中。要把乡镇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真正实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二是依法行政环节。在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了依法行政的核心问题。所以,在依法整章建制中,要清理废除旧规章,依法建立新的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及管理规定。在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中,要把一切政府行为规范

  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实现法律化,公开化,最大化。三是责任制管理环节。为进一步扩大行业依法行政责任制在农村延伸的效果,乡镇及行业所属部门要建立完善和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量化管理,分解指标并落实到单位和人头。切实实行“两错”追究制,罚缴分离制和持证,亮证执法制,依法执行公务。四是专项治理环节。农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多体现在农民负担上,依法治乡(镇)开展专项治理要重点围绕农民减负问题突出抓好稳定工作。同时,也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治理农村“三乱”,对村级财务管理混乱,村级组织不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整顿。

  5,必须实行重点突破,进一步扩大依法治村成果。在当前情况下,依法治村的核心主要是村民自治。就是要使村民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要把开展行政村法治化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做为依法治村的一项重要措施,突出重点,实行突破。首先,要在村民自治上实行重点突破,为实现村民“四自”提供可行的保障。要充分发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保证机制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作用;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成立村民理财组,监事组,开展争创“三户一村”(遵纪守法户,文明户,小康户,小康村)活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其次,要在大力推行村务公开上重点突破。要围绕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积极开展规范性,权威性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活动。并使民主监督形成公开化,制度化,使村委会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培养和提高村民参政议政,进行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再次,要在村民遵纪守法上实行重点突破。强调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必须以村民自我约束为前提。制定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要既合村情,又合民意,既约官又约民,既约人又约事。村干部和村民要自觉遵守和履行规定,对于违犯者,由村民大会和村民组织按章程规定予以公开处罚。

  6,必须实行综合治理,依法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第一,要完善农村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功能,努力化解基层矛盾。要充分发挥乡村司法

  调解中心,调委会的作用,排查调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民事纠纷及矛盾,预防民转刑和群体上访及群众性械斗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对“两放”人员实行接茬教育中,要给予分配土地和其它应得权力的村民待遇,做好帮教转化工作,预防重新犯罪。第二,要发挥农村执法部门的整体功能,切实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要经常开展不同规模的“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突出发挥乡镇法律服务所的作用,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经济组织在生产,生活和经济交往活动中遇到的涉法问题和经济案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代理诉讼事务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第三,要发挥基层行政执法机构的作用,依法维护农村经济秩序。工商,财税,经管,土地等各派出农村机构,要发挥功能,协同作战,严厉查处各种坑农,害农,骗农和欺行霸市,扰乱农村市场秩序的案件及行为,为确保农村经济秩序稳定提供保证。第四,要以德治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三个十”创评及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十星级文明家庭以及遵纪守法光荣户的评选活动,使农村创安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再上新水平。

篇八: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模板五篇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1一、经济建设方面

  (一)有关11年预算(见附表):

  (二)实施下列八项工程:

  1、建造好探家桥老村厂房。探家桥老村厂房是遗留工程。在--年9、10月间由街道招标办统一招标,由宁波金城建设公司中标,具体中标人是陆南校,当时因厂房腾空困难未建造。现在原设计基础上,北房增加一道现浇板,重新编制了预算。在路南建造人字架平房9间,(建筑面积379.51平方,土建造价22.3300万元,用途厂房出租;)在路北建造现浇板平房6间,(建筑面积258.97平方,土建造价23.1883万元。总土建工程预算45.5138万元。用作村老年活动和社区医疗卫生中心。在此造价中,部分门窗、水电、道地、围墙等未计入。)准备在春节后拆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经有关部门审定,由原中标单位继续建造。

  2、重建厕所1只。建造厕所也是遗留工程。上报街道并在慈溪日报上公示,准备为重建的探家桥老村老年活动室、社区医疗中心配套。打算在上半年建造,与老年活动室、社区医疗中心同时投入使用。

  3、待新江路拆迁完毕后,全面启动村落文化宫建设。在新江路拆迁完毕后,争取征地和带拆,建设村落文化宫。

  4、在争取到街道补助资金的前提下,力争完成周塘路小市场建设改造。根据村民代表意见,如果街道资金补助不能落实,本市场暂缓建造。

  5、完成九重池河道勘界、美化、改造。九重池河道在--年填埋,当时未定界,致使集体河道界限不清,卫生条件差,群众意见较大,打算在完成老村重建后,进行九重池改造。

  6、完成东小路北段下水道修整。由于河道填埋时,未铺设下水道,下雨天道路积水严重,群众意见较大,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后,铺设下水道。

  7、完成电网、有线电视改造。

  /8、配合街道完成三灶江砌坎工程。另外,配合街道完成新江路北延工程各做好住房困难户的安置工作。

  二、组织建设方面

  1、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提高村庄的文明程度。

  2、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3名。

  3、健全各种群团组织建设,发展先进力量。

  三、环境建设方面

  1、强化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2、高标准通过市庭院整治复评。

  3、及时修补破损路面设施。

  4、改进卫生费收取办法。

  四、综治、计生等方面

  1、创建成市示范综治工作室、通过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2、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高标准通过计生考核。

  3、进一步提高医保参保率,让群众真正享受医保的好处。

  五、转变作风,加强自身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提高周塘东村的稳定、发展、服务程度,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重点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增强干部的大局意识、执行力和公信力,在团结协作、提高办事效率、办事能力上有新的突破。

  第一、紧密团结,保持干部健康的精神状态。周塘东村的核心利益,建立在全体干部的团结、建立在党员、代表、群众支持的基础上。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放宽胸怀,不争名夺利;以大局为重,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共同为周塘东村的稳定发展服务。

  第二、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畅通民情民意渠道。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加强审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强化服务,营造为民办事的软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加大效能建设力度,继续推行村干部的述职、述廉制度。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第四,廉洁从政,务实清廉。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廉洁从政

  /和权力的正确行使。加强对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2一、认真履行本职工作职责

  1、积极带领全村妇女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开展一些有益于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

  2、积极向群众宣传上级党委、政府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及时解答群众执行计划生育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分管党支部的宣传工作。

  3、负责本村人口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并及时为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办理上报审批手续。

  4、按时参加镇政府例会,准确做好本村统计台帐,及时上报各种统计资料。

  5、负责村的计生服务室的管理工作。

  6、负责村的人口学校的建、教、管工作,协助村两委做好计生工作。

  7、负责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落实及上报工作。

  8、完成支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积极做好分片包组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1、工作包片到组按分工负责。

  2、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

  3、积极做好本片村民组长选配、农技推广、民事调解等工作。

  4、抓好所包片、村民组道路、水利设施整修等项工作。

  三、责任要求

  1、村支部书记每月对其工作(值班、出勤、计生、村村通等)进行一次考评,并记入其工作日志。

  2、每周要向支部书记汇报一次工作情况。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3一、继续抓好村集体经济。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依托龙头企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扩大第三产业,推动农民增收。二是加大财务管理力度,用足用

  /活村集体资金,增加村经济收入,增强“造血”功能。继续做好失地农民的安抚和劳动就业工作。

  二、认真搞好安置区建设。扎实推进大慈安置区的建设。加快安置区区间道路硬化、化粪池、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我们将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打造品牌”的整体思路,重点做好安置区内路网、排污管道建设,加快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中心建设,并加快推进安置区内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等等。同时,积极化解安置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安置区推进和谐与稳定。

  三、落实潘村农贸市场项目的招商工作。村农贸市场工程已于20--年下半年启动,但由于规划等问题至今尚没有洽谈好开发商,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要以落实招商为目标,进而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

  四、落实组级预留地资金的工作。我们要努力对上争取组级预留地资金的发放工作,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加强综治工作,维护全村稳定。一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二是建立重点上访人员长效管理工作机制。三是要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五是抓好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程。六是以治安复杂地区整治为重点,实现社会治安的长治久安。七是以动员辖区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平安创建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八是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保我村的稳定。九是以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为关键,确保综治工作落到实处。十是深入开展法制建设,以法制建设宣传为主线,突出做好重点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村工作不断深入,面向群众,加强与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六、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范于未然。重点做好大慈庵庙会的安全保障工作,同时加强小锅炉的安全工作。

  七、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一是要树立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二是要确保一孩上环率100%,二孩结扎率100%,孕检率100%,并杜绝计划外生育。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4一、工作目标

  /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充分发挥法律在调整和整合社会各种利益和关系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营造人人尊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社会各项事务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本队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有关宪法和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律观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培育现代职工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加强对职工基本权利的学习宣传,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职工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二)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整治关系民生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经济违法现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法律原则;学习宣传有关科技、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促进形成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深入开展与平安建设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守法、护法的观念,引导职工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犯罪;加强对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健康、劳动、受教育等权利以及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四)深入开展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加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资源与循环经济、环境与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三、基本途径

  /(一)围绕重要节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等主题宣传,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支持、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二)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成立普法领导小组,积极探索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机制。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学习培训活动,增强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调整充实法制宣传讲师团的成员,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库,积极鼓励法律职业者和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者活动向规范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51、大力宣传和教育全体村民学习好宪法,努力提高村民对宪法的认识,从而人人树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振兴中华的总章程

  一是要试试各种有效的办法和方式组织好村民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精神植根于民心,使之全村形成崇尚宪法,遵守维护宪法良好氛围。二是要针对全村的发展形势,着力于普法宣传教育村民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宪法规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支持服务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要广泛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教育村民切实提高守法依法的自觉性,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奠定法制基础法制环境。

  2、加强国家重点内容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

  全年重视和加强村民的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启发和提升村民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努力在全村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一要着力于综治平安建设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让村民对综治三率的提升,二要着力于九法一例的宣传教育,让村民清醒法律的尊严,帮助村民注重日常生产、生活与工作学习等方面保持重视和自觉守法,凡事不触及

  /违法。三要着力广泛宣传妇女、儿童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3、深入开展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全年的重点对象法制教育工作是:①抓好加强村级组织班子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把村级班子队伍成为“六五”普法工作的先学对象和骨干力量。②抓好加强村级普法工作网络的辅导学习教育,增强其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促进其带头学、用、守、护法。③要着眼于加强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注重于妇女、儿童、未成年人的心理着力于情、法、理、以及以法释案辅以的方式深化普法教育,努力构筑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体系。④要加强村内经济实体和个体经济经营户相关,文明经营、文明经商法律法规的传递宣传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识。⑤要广泛开展各项群众性直面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村社会管理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提高法律常识。

  4、继续突出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

  今年的普法工作要围绕着以下方面着力抓好:①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制文娱活动功能,积极应用和支持各种文娱性策划法制题材节目的传播活动,着力提升法制教育的感染力;②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媒体阵地作用,依托村民法校为平台,围绕“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组织开展创建法制教育基地;③要拓展各自然村或文明片区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和配套设施作用积极开展乡风创五小及各类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类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④要着重于各个节庆日和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三主力于以村民文明规则,村规民约,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5、着力于国家安全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宣传与法治实践相融洽

  全年要坚持以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内容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为创建定埠文明村相融洽,重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法治实践与道德实践,努力吧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教育贯穿于法制与法治实践中,引导村民牢固树立认真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在全村社会中形成公民知荣辱,守法规,树和谐形成文明风尚。

  农村普法实施活动方案

  /7

推荐访问:在农村如何开展普法 普法 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