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择手段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爆发;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为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重点难点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地图提供的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通过谈话法,比较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严重危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投影《火烧圆明园》图片,请问: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

鸦片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西方为什么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联系《南京条约》 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路线:

当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广东巡抚以何种态度面对侵略军?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假如你是广东巡抚,你将如何迎战!

这一路打到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为什么美俄也横插一刀? 阐述美俄插足的原因

《天津条约》的内容

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结束战争,而是再次发动进攻?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投影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丽与被毁后的废墟作对比

引导学生对圆明园到底是重建还是在遗址上建公园进行辩论,然后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讨论,得出结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

英法联军

结合地图

学生讲述

讨论,进行回答

以疑激思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 分析其危害

思考,讨论

谈感想

下一堂课进行汇报交流

图片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的角度去分析第二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学生兴趣盎然

加深了解

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本性

揭露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把两次战争中的不平等条约汇制表格投影 关于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利用地图

沙俄虽未动用一兵一卒,但通过讹诈,割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地图对照。

小结(略)

作业 布置:收集资料,撰 写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论文。

对比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直观认识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读图,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

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的趋势。

通过比较法认识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让学生认识到大片国土的丧失,不仅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具有无法估量的严重影响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② 理解本单元包括这课沿着两条线索展开:既是西方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1997年7月1日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同学们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吗?对,就是中国政府收回了香港的主权,从此香港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怀抱,但是同学们知道香港问题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吗?它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件被哪个国家所侵占的呢,今天,鸦片战争这一课将回答这一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翻开170多年前那段沧桑的历史。

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50页,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鸦片战争

说到战争,肯定要有交战的双方,同学们能告诉我鸦片战争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爆发的战争吗?对,中国和英国。然而,我们都知道的是,中英两国是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洲的东部,一个在欧洲的西部。19世纪上半期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我们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这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鸦片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国际背景:英国此时怎么样呀?英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原料和市场。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机器生产出来了更多的商品,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而英国的市场比较狭小,原料也不足,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抢占别国市场,掠夺其他国家的原料。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原料和市场。而这时的中国的社会状况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国内背景

国内背景: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中国是什么经济?对,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土地是吧,小农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而在清朝统治时期,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谁的手中呀?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所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土地高度集中的结果,必然导致什么矛盾比较尖锐?阶级矛盾比较尖锐。这是从经济上来说的。

从政治上来说,清朝的统治怎么样?政治腐败,战前的中国,已经处于清朝末年,政治非常腐败:贪污成风——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另外,军备废弛,当西方国家用长枪大炮作战时,清朝的军队装备还处在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船还是木制的帆船,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但是清朝统治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呢? 没有,此时的清政府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虚骄自大、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

外交: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同学们看一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想要市场和原料,而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自然成为英国的目标,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但是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两者会不会产生矛盾呀,会,所以战争的爆发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和市场。

好,弄清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们还要知道是什么事件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对,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3.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我们都知道,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谁?林则徐。林则徐为什么要领导禁烟运动?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要知道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请看这几个问题。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但是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什么叫出超?就是出口的比进口的多。所以英国的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材料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的道光帝采取什么了行动?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过渡:虎门硝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虎门硝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

不是,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 3

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2、经过

战争的过程不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重点,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了解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为第一阶段,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扩大战争——1842年8月战争结束为第二阶段。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结果

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 条约主要有四个内容,我们分别来看,

第一,割香港岛给英国,简称为割地,这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第二,赔款2100万银元,简称为赔款:这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第三,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哪五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开口通商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第四个内容,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协定关税:这使中国开始丧失什么权?关税自主权。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除了《南京条约》之外,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这里面有几个名词大家注意一下,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就是外国公民在中国犯了罪,中国的法律不能制裁,只能由他们国家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半封建: 国家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 破坏,既存在资本主义,又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国际:英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原料和市场

2、国内:经济:自然经济,土地高度集中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3、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二、鸦片战争的经过

三、鸦片战争的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

初中历史优质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 清•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

怕炮怕火箭?”

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同学们请看:英国输入中国的是呢绒、布匹。这是机器生产的产品。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中国由于地大人多,且又经济落后,成了英国的目标。我们再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输往英国的是茶叶、生丝、瓷器。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细究起来,当时外国商品在中国没有销路的主要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清廷对外政策上的严格限制。康熙五十八年,一向果敢而英明的康熙大帝宣布禁止南洋贸易,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夷人不许进内,直至雍正五年才解禁。到乾隆二十一年,规定广州为惟一通商口岸,以示天朝体恤地处荒僻的“四夷”,清朝管理夷商的办法是设立“行商”。所谓“行商”,就是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人。由于清朝体面的大吏们不能直接与未开化的夷人接触,所以采取了以官制商(行商)、以商制夷的间接管理办法以免有伤国体。二是当时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入贾府,到宝玉的屋内,看到大钟摆心里还奇怪为什么把个大称砣挂起来,站在西洋镜前,还不知道那满头插花的老太婆是自己,反而指镜云:人老不知羞,花儿插满头。因此,外国商品最初在中国确实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的人广泛接受。而中国的茶叶、大黄、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的家中。当时在英国饮茶竟成为一种时尚。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所以19世纪上半期(特别是20年代前),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提问]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板书]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师讲述]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在当时,每箱(约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可获利100倍以上,达到2000至3000卢比的高价。在暴利的驱动下,他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应有的仁爱精神和作为人应有的良知被泯灭,越来越多的鸦片被输入中国。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达40000多箱。1835年东印度公司被解散,其对华贸易的专利权不存在了。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都可以有权对华贸易,这些工业革命的暴发户们争先恐后地瞄准对华鸦片贸易,疯狂地向中国运送鸦片,疯狂地从中国人口袋里捞取银元,而他们送来的鸦片又在疯狂地吞食中国人。仅仅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当年,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已达2万多箱。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2万多元。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表: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 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随着鸦片输入的猛增,大量银元流向国外也是自然的事。这无疑加剧了中国的贫困。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的《炮子谣》里可以看出四个字:鸦片吃人。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答案三:《炮子谣》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耗钱毁体。这从“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二句可以看得出来。

……

[教师归纳]下面我们来把鸦片的危害归纳一下:

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这是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一两到1500文抵一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先把粮食卖成铜钱,再把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一两白银的税。现在纳一两白银的税却需卖150斤稻谷)。三是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与日俱增。由于军队也吸食鸦片,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五是民风日下。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http://www.dawendou.com/)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政府有哪些反应呢?

[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问题——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3.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这种说法对不对?

[学生回答]不对。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教师讲述]从嘉庆皇帝开始明令禁止鸦片进口,当时多出于维护道德民风的原因,那时的朝臣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作伤风败俗的辩护者而被指控,后来发现屡禁不止,烟害已成为一个严重的财政问题时,以大臣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出场提出新论,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照章纳税,允许内地种植罂粟,以国产鸦片来抵制外来鸦片,从而阻止白银外流。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立即予以反对,从生产力、商业、国防等方面历数鸦片危害,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用“银荒兵弱”来敲中道光帝的心病,终于于道光十八年即1838年12月31日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中国近代最彻底的一场禁烟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林则徐于3月10日到达广州后,立即召见行商,责成行商敦促洋商们交出鸦片,有趣的是英国的商人们关心的是中国政府会以什么样的价格收去鸦片。林则徐严厉警告鸦片商迅速无条件地交出鸦片,鸦片商们合伙凑出一千多箱想蒙混过关,哪知林则徐义正词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仓围馆,一面不准停泊在黄埔的洋商货船上下卸货物,停止贸易,一面将商馆四周所有的街道封锁起来,限期令洋商交出所藏鸦片。当时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明白解决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缴烟,3月27日,义律以驻华商务总监的身份向英商发出了缴烟通知,到5月18日,共收缴鸦片二万多箱。

林则徐收缴鸦片后命人在虎门镇口村码头旁挖掘了两个长宽各15丈多的方形大池准备销烟。5月31日,万事俱备,林则徐搭设祭坛,庄严地举行祭告海神仪式,宣读祭海神文,请海神众水族暂行避开,以免鸦片入海伤及海神诸水族。6月22日,销烟开始,兵勇们先将池内倒入了水,然后撒盐成卤,将箱内的鸦片投入池内,浸泡半日后,再将烧透的石灰倒入池中,池内鸦片遇到石灰倾刻便像开锅一样滚沸起来,兵丁们再用木耙在池内来回翻搅,使池内鸦片全部烧化。这样一直烧到6月25日,才将2万多箱鸦片处理干净。

虎门销烟是从嘉庆皇帝颁布禁烟令以来最为彻底、规模最大的一次真正的禁烟,它第一次向世界表现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侵蚀的坚决性,洗刷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耻辱。

(讲完之后,向学生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增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教师过渡]当虎门海滩烟云滚滚时,一丝战云也隐隐浮起,义律将中国禁烟情况报告给英外相巴麦尊,称中国政府强行收缴英王臣民的鸦片,侵犯了英王陛下臣民的私有财产。提议英国出兵中国,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的建议被英国政府接受,紧接着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板书]

二、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目内容。要求:1.阅读完之后,能简述战争的经过;
2.正确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
3.了解《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先请同学们简述一下鸦片战争的经过。

[板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学生简述]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香港岛。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详细内容。

[板书]2.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讲解]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学生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议税八字。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教师讲香港岛被割时,应结合下面地图讲解,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师过渡]既然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那么,这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
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结合《南京条约》内容,经过讨论后得出结论)

[布置作业]

4.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参考答案: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2.鸦片走私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在此基础上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掌握鸦片战争的简要过程;
.理解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一、前言

1、中国近现代史分段:

近代史:1840-1949(旧民主主义1840-1919;
新民主主义1919-1949,整个近代史都是两半社会);
现代史:1949年后。

(1)近代史前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约80年)其内容为中国近代化,也就是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近代化的历程分为: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但始终没实现。

(2)近代史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约30年)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即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时期。

(3)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1949-现在)其内容是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探索中国的社建道路,有成就也有曲折;
后20年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具大的成就。

2、两半社会的特点:

封建制度的根本未变;
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中外势力勾结;
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
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政治、军事及经济。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建立基础不同:后者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前者排斥分工;
满足需求范围不同:后者满足市场需求,前者满足一家一户或小范围需要;
与外界联系不同:后者对外开放,前者闭关自守;
对技术要求不同:后者采用先进技术,前者因循守旧;

二、鸦片战争背景

1、中国:总特征为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日益腐败。官场腐败(材料);
阶级矛盾尖锐(材料);

军事: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财政:国库亏空。

外交:闭关锁国,闭目塞听(材料);

补充闭关锁国

①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②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原因:根本上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
防止倭寇和反清势力;
防止西方民主思想的渗透;
统治者担心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影响统治;
统治者狂妄自大 评价:具有民族自卫的性质,暂时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阻碍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思想和文化科技;
属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御外国入侵;
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

补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

A.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E.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F.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G.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经济:英法等国完成和进行工业革命;

政治:资本主义政治进一步完善;

军事:装备先进,英国成为“海上霸王” 外交:为夺取原料和市场进行对外扩张;

三、鸦片和禁烟运动

1、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烟毒泛滥白银外流。 中英贸易情况:

英国-中国

商品情况

中国出超

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材料)。

2、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3、鸦片危害:

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
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

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

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见材料)

道光帝支持禁烟原因:危及清朝统治 主张禁烟:林则徐、黄爵滋、邓廷桢 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18

39、6

意义: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
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影响: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林则徐活动:

上书禁烟-钦差大臣去广东-广东整顿海防、缴烟-虎门销烟(民族英雄)

四、鸦片战争原因:

1、根本:英为抢占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五、鸦片战争经过

1、过程:

开始:1840、6封锁珠江口;

爆发:一阶段:1840、6-1841年初

珠江口-厦门-定海-白河口(原因)琦善谈判;

扩大:二阶段:1841年初-1842年8月

香港岛(广州)-厦门-鸡笼-定海-吴淞-镇江-南京。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有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人民中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结束:1842英军到南京下关海面,清政府求和。

2、性质

英国:掠夺中国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3、失败原因 客观:英国强大 主观:清政腐败

根本: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资本主义。

补充:为国捐躯人物及后面练习。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华民族遭受了列强侵略带来的屈辱,也在反抗中开始了民族复兴、融入世界的探索。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和东方农业文明的强烈碰撞,它碰撞出了殖民者的贪婪蛮横,也碰撞出了清政府的愚昧落后。本课主要讲述了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第一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2、学习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而且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材料处理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状况及林则徐虎门销烟有所了解,但对鸦片战争之前的英国情况了解很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还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不强。但这一时期也正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阶段,处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他们渴望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鼓励,个性意识逐步增强。

3、教学目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确定的课程内容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了解鸦片的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了解虎门销烟,并且在虎门销烟中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去看待近代东西方的碰撞,客观的看待战争带来的影响。

4、教学设计思路

《鸦片战争》这一课主要采用大量的史料来指导学生去学习,培养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的基本方法,更是从这一角度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义务教育历史教育的课程基本理念是普及历史常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得目的。所以本课基于以上基本理念,把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和人文素养”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基本方法放在重点位置,所以提出了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
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的是基础知识,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素养。

二、课标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
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
通过分析《南京条约》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研读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理解。

五、教学方法

导学案预习,图片与文字材料展示,问题引导,情感影响,概念解释,概括总结

六、教学器材

多媒体,黑板,粉笔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014今年公众人物涉毒丑闻屡见不鲜”(ppt给出材料一),同学们知道毒品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毒品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同学们回答中英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真的仅仅是因为鸦片吗?接着教师出示(ppt给出材料二)两组图片,让同学观察归纳近代中国和英国两国的不同,让学生对比,分析,归纳二者的不同,了解中英两国的社会差异。

(约3分钟) 材料一:

北京警方证实柯震东涉嫌吸毒在2014年8月14日被北京警方拘留。8月29日凌晨1点,行政拘留期满获释的柯震东正式获释。

2014年7月31日,网友微博爆料张国立之子张默吸毒再被抓,随后北京警方证实这一消息。

2014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导演张元、编剧宁财神(本名陈万宁)先后因为吸毒被警方控制。被抓后,宁财神一再承认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吸毒行为“表示深切的歉意和懊悔”。7月6日,宁财神在微博发道歉信,表示已经走出拘留所:“感谢上苍,在我年近不惑、尚未彻底迷失之前,赐我重生的机会!”

——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设计:从现实的例子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历史科学思维。

材料二:

纺织:

赶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英两国的社会差异。

2、新课讲述

“两国社会发展差异虽然很大,但同学们看地图(出示ppt一张世界地图)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英国为什么侵略我们国家呢?”让同学们发言回答(、、)接着教师用多媒体(ppt)分别给出材料,让学生分析思考回答:根据材料三回答英国人最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根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会出现何种情况?根据材料五回答:他们采取了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根据材料回答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说出鸦片贸易。(约5分钟)

材料三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二十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00万磅。英国生产的工业品远远地超过了英国甚至欧洲市场的需求。

——引自舒群: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否开始于鸦片战争(兼论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四 1827年以前英国资本家曾多次在广州试销棉纺织品,结果连遭亏折。1821年运至广州的英国印花布、剪绒、天鹅绒亏本达60%以上,1826年输入的棉布也亏本10%左右,他们曾叹息道:“销售英国棉纺织品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

——引自严中开《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五 到19世纪中叶,中国长达近百年的对西方世界的贸易顺差,造成了世界贸易格局的恐慌性动荡,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长期流入中国。

——引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设计意图:出示地图,引发学生好奇,历史与地理知识的链接。引导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

3、用多媒体ppt出示统计图,图片,同学们请仔细观看图片,并且说出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影响。让学生回答。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办?作为学生、作为官员、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让学生回答。自然地引出虎门销烟,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源略)。(约10分钟) 罂粟花:

鸦片输入量:

——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结合学生的回答毒品的危害,步步深入,渗透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视频可以直观在现虎门销烟的场景,多种形式展现历史资料。

4、“英国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打不开市场;
输出鸦片,遭到抵制;
英国会怎么办?”学生回答(、、战争)过渡到中英鸦片战争,教师书写板书。

5、用ppt出示战争动画示意图,让学生结合之前的预习说出战争过程,教师简单书写板书;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呢?”教师用这一问题引出结果,学生回答(签订《南京条约》)。出示《南京条约》的内容材料,让学生总结南京条约的内容。(约15分钟)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材料六:

《南京条约》部分条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补偿原价……

……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补偿……

设计意图:给出史料,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史料的方法。

6、今天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探讨和学习了近代以来的一场中英战争,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约5分钟)今天的课讲完了,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事迹都很感兴趣,那么这就是我们的作业,你们可以任选一项去完成。(ppt课件如下)。

1.1997年,林则徐铜像竖立在纽约华埠中心。2000年,铜像周围又辟为著名的“林则徐广场”。2005年,纽约市政当局将华埠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街”。你认为美国人敬重林则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设想:林则徐被历史学会评为“感动中国——近代人物”,请你写一段“颁奖词”。注意:要事实与评价相结合哦。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学学习历史,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八、板书设计:中英鸦片战争

一、起因

1、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2、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二、时间:1840~1842

三、经过:略

四、结果:战败,签《南京条约》

五、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九、教学设计特色

鸦片战争这一教学设计主要以史料探究,挖掘分析史料为主,让学生体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含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学会全面、多角度的看待历史问题。本课内容以史料探究为主,让学生去通过分析史料来得出结论,避免老师的强制性灌输结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十、教学反思

如何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这些专业术语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历史,历史老师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历史,教师的态度,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反思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秉持什么立场来进行教学,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十一、教学说明

1、导学案由学生课前完成,课上检查对比修正。

2、教师引导学生做笔记,学生自行组织书写。 附:导学案

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虎门销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课前完成)

19世纪,(

)国为开辟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由于在正常贸易中英国得不到好处,便向中国走私(

),给我国带来灾难。清朝大臣(

)要求道光帝严禁鸦片,被派到广东禁烟,(

)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

),成为民族英雄。

)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

)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求和,(

)年,中国被迫签订《

》,条约规定:

1、割(

)岛给英国;

2、赔款白银(

)万元;

3、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步沦为(

)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巩固练习:请你判断(课后完成)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因为英国正常的贸易中得不到好处

2、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方法是用火将鸦片烧毁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是在南京签订的

6、《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要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其中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7、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本课的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属于中国近代史部分。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的探索史。在这期间西方列强曾向我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入侵。而本课所讲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这五次入侵中的一部分。因此,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西方列强在中国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软弱无能的统治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运动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内容组成有这样三部分:

1.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而向中国挑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2.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罪行——包括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3.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军掀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因此本课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有:

1.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付之一炬以及中国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被割占的史实。

3.这一时期的农民阶级重新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演义出一端慷

慨悲壮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有以下几点:

1.通过播放《圆明园简介》、《火烧圆明园》、海晏堂插图的视频片段和用多媒体展示“沙俄侵占我国领土”这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是清政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有:

1.通过史料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和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图强的学习精神。

2.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事对学生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重点:

鉴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重点之一。另外,列强的这次侵略行径可以说是“洗劫空前”、“割地最多”,侵略罪行令人发指,所以列强在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本课的难点有:

近代社会的中国由于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时代赋予这一时期的农民斗争新的特点即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帝,这是以往农民运动

所不具备的特点,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手段:

在本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表结合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因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已由单纯的知识阐述者变为学生资源的开发者,课堂上孤独的耕耘者转变为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的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教学方法的设置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让他们在充满生机的教学环境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获取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本课学生大多数结论的得出是通过先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以及视频资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讨论并分析侵略者在中国横行无道的原因、农民运动斗争的矛头为什么首指清政府和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必然性,这样减轻了学生只听老师讲一些枯燥无谓的史实和进行空洞分析带来的乏味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让学生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用具的使用:

在本课中我主要使用视频资料来展示《圆明园全景简介》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沙俄侵占我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表及示意图”,这些教学手段直观性强、实用性大,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为认知水平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在导入本课,我采用的是问题导入法,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学生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是“侵略”,即西方列强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要求不断地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在《南京条约》中取得的利益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他们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之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这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样的,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问题法来导入本课,即可以突出重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内容,使课文上下文的内容得以衔接,又为下面侵略者的侵华罪行埋下伏笔。

列强的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另一重点,对其中的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我利用多媒体资料边让学生观看被焚以前的圆明园边听我讲解圆明园的内部结构及圆明园内富丽堂皇的摆设,让这精湛的艺术宝库在学生的脑海中占据先入为主的位置。这种教学方法远比我直接靠口授来解说圆明园要形象、直观得多,达到的教学效果也要好得多。接着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
通过听觉,即

雨果的一段对英法这次罪行的遣责来加深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清政府软弱无能统治的不满。

看完之后,让学生讨论“看完《火烧圆明园》的感想?”学生在看、听的基础上在进行动脑,这培养了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明白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再设问“如果你是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者,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大敌压境,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保卫国家的财产?”在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接下来对“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教学我是利用多媒体,把《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示意图》打在屏幕上,再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表格分别在图中找出被占领的土地,说出这些领土是通过什么条约在什么时候被占领的、面积有多大,从而达到“以表代图”、“以图代表”的目的,进行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渗透。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另外,引导学生阅读《瑷珲条约》的签订背景,要学生得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了让我们今天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而努力奋斗。

根据英法和沙俄的罪行,让学生分析英法在中国“洗劫空前”、沙俄能“割地最多”的主观原因?通过分析得出是清政府的腐败

无能导致了这一切,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出人民的愤怒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再设问太平天国抗击的首指目标是什么?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不废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了“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接下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经过,再此基础上提问“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通过太平军与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英勇作战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即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

目标检测:

最后讲解“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让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这个任务的布置是想要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农民运动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出农民阶级不足以担当解放中国社会和中国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历史重任,那么究竟谁能来振救中国的劳苦大众呢?为下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的近代历史的探索打下伏笔。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初中历史教案――美国独立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进程、重大事件及其影响(2)理解《独立宣言》主要内容、华盛顿主要活动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2)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同时对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二、本课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以及对华盛顿的评价。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自读课本及教师讲解强化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对《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所具有的资产阶级性质、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三、教学方法设计

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四、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独立战争是美国的起点,美国独立战争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独立战争》这节课的重点在“独立”二字,要让学生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更要让学生理解独立战争为何能够在劣势中取胜这样一个难点。

五、学法指导

1.学生借助历史地图或图片来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好的学习历史习惯。

2.学生从华盛顿身上吸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3.引导学生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要全面并抓住决定性的因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17、18世纪是一个不断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摧毁了本国的封建统治,又影响到北美大陆,一个崭新的国家即将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又添新的篇章。

(二)新课探究: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南部种植园经济,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供应欧洲市场。教师应提出:种植园经济性质是什么呢?教师接着指明,它进行的是商品生产,所以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从欧洲到北美殖民地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的频繁交流,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

3.英国殖民统治者面对着北美人民的反抗采取了什么政策呢?教师指出:是严厉地采取了掠夺、压迫的高压政策,镇压北美人民,北美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组织起来准备武装斗争。

4.北美人民积极要求摆脱英国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斗争日益高涨。让学生看课本84页《波士顿倾茶事件》插图。波士顿的倾茶事件就成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综合上述因素,美国的独立战争这一事件的爆发不是偶然的。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三)战争的经过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讲一讲过程吧。

生:1773年,一群波士顿人登上一艘来北美倾销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把茶叶倒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决定封锁波士顿港。面对这种局面,波士顿人民坚贞不屈,各殖民地人民纷纷支援。1774年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以武装反抗作为最后斗争的手段。大陆会议成为13个殖民地最高革命权力机构。1775年的列克星敦枪声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展示)在这激动人心的形势下,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他们把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的总司令。1776年7月4日,杰出的民主主义者杰斐逊和富兰克林起草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独立。虽然美国宣布了独立,但并不等于取得了独立,英国拒绝承认。

(四)1787年宪法

教师结合课文简要讲述这两个问题:第一美国独立后,在1787年制定一部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第二根据宪法的规定成立了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五)独立战争胜利意义

大家分析思考独立战争的意义影响是什么?请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归纳如下:1.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2.有利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3.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明确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七、巩固小结

美国独立战争正是成为世界上超级大国的起点,极大地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八、探究活动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原因采取历史情境设置的办法对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原因进行探讨。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

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明确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而后依据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认识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
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不要因此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二、教法建议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 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指导学生看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请同学朗读炮子谣,老师再解释含义。引用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应严格限制国内消耗;
而一方面为了获取巨额利润而鼓励外销。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马克思曾引用英国史学家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

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教师请学生阅读动脑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
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教师提出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教师提问: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提出:采取了严厉有效的措施,并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注意提醒学生,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行,并非烧烟。教师还可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他们的想法太天真了。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让这些外国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引用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的名言,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5.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作为小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由发挥、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再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提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史料、自由阅读卡,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

史知识的方法。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

方法。

3.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发展过程中,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分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得内容全面、

文字简练。

主要有: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指铜钱兑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l两到1500文抵1两,再到2 000文抵1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是通过卖粮食换铜钱,再由铜钱折成白银交税。原来100斤稻谷卖1000文铜钱,即可纳1两白银的税。现在却需要200斤稻谷才能完税。)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练一练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
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活动与探究 1.小讨论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提出为什么英国只出动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大的清王朝呢?然后在原有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这样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

深刻的历史教训。

2.动动笔

可观看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等,然后写出一篇观后感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或录像,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观后感。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模板(共8篇)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模板(共3篇)

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美国南北战争教案模板

《鸦片战争烽烟》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鸦片战争 教案 模板 优秀 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