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图书馆为和谐农村建设服务的主要做法

我县图书馆在做好城区阵地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村服务方式,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变“三下乡”为“常下乡”。认真配合做好全县 “三下乡”集中活动,并变“三下乡”为“常下乡”,活动中结合乡镇和农村群众实际,适时送去图书、期刊给农民阅览,并发放农业种植、养殖等农民急切需要的刻录光盘。截止目前,共计向农村群众发放光盘636盘,价值合计人民币12700余元。

二是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按照省州和县文体局的安排,积极有效配合推进我县广大农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在选址、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的分编、上架等进行指导,通过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功能,发挥书屋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职能作用。2008年,建设农家书屋8个,2010年将完成43个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三是规范农家文化大院工作。对我县弥阳镇阿乌村等文化大院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辅导,使其具备一定的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让文化大院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2009年以来,共计培训文化大院人员10人次,帮助分编图书8000余册次。

四是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网点。在竹园、弥阳、西一等乡镇学校和村委建立图书流通点,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适时提供业务科技书籍和音响制品。2008年以来共计为农村流通网点送去图书2000余册次,音像制品100本次。

五是积极做好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按照云南省提出的文化惠民“七个一”要求,积极推进可邑村的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配备了电脑、投影机等设备,并适时深入该村进行指导。通过半年的努力,目前,可邑村80%以上村民已会利用村图书阅览室和共享工程播放室。

六是培训农村文化骨干。采取深入乡镇农村和集中到县图书馆培训的方式,对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和村委会相关人员进行共享工程设备管理、图书采编上架等知识进行培训,使其带领和引导农村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仅2010年以来,共计培训农村文化骨干45人次。(侯文武  张永康)  

 

推荐访问:我县 做法 图书馆 和谐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