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之农业女性化视角浅析


 
    摘要: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出现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于男性,农业女性化的现象日益突显。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关注人力资源性别层面,仍然沿袭着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前,以男性为主要农业劳动力的制度,明显滞后于农业女性化的新趋势。文章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业女性化的现状以及农业女性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从农业女性化视角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女性化;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农业女性化的趋势。从事农业活动的妇女人数占农业从业人员一半以上,而且这一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1990年,农村妇女占52.4%,2000年上升到61.6%。“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第二期)结果显示:在农村家庭中,女性从事纯农业劳动的比例是82%,比男性高出17.4%。全国妇联2006年3-6月在河北、河南、吉林、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甘肃10省万名农村妇女中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参加生产的比例达74.7%。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妇女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传统的“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已经逐渐被“男工女耕”的新型性别格局代替,农业女性化已成为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新趋势。
 
    一、我国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原因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过程中,女性转移滞后导致农业从业人员呈女性化趋势,而致使农业女性非农转移滞后的原因,存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仍然是农民家庭生活和就业的保障
 
    几千年来,农民依靠土地生活,农业种植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的经济保障,加之当前国家对农民优惠的土地政策,使得农民不可能放弃土地,放弃农业生产。务农是求生存,非农转移则是求发展,在生存和发展的选择中,多数农村家庭男性选择了求发展,妇女留在家里求生存。这是成本小和收益大的理性策略。
 
    (二)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
 
    农民非农转移和其文化素质呈正相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妇女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小学”文化程度占25.9%,“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6.1%,“大专及以上”占1.2%;“没上过学”占6.3%。较低的学历限制了农村女性向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发展,同时也使其对外出就业缺少自信,不愿意外出。
 
    (三)社会分工设置限制了女性就业机会
 
    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动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城市中存在着“二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别间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使得妇女工作的收益低于男性。所以男性拥有比女性更有利的外出就业条件。
 
    (四)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在这种分工模式中,女性承担着家务劳动,照顾老小的职责,而这种传统职责也使得农村女性不得不留守在农村家中。
 
    二、农业女性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大多数关注农业女性化的研究者都在探讨其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甚至是否会危机粮食安全。而影响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因素中第一变量,就被列为劳动力变量。
 
    有实证研究认为:劳动力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边际生产力为负。农业劳动力每增加1万人,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分约下降0.11点。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的余,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本、技术投入较少和薄弱的农业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无法变大,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低下,农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收到严重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仅有5.25%的农村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平均受教育年限比非农村劳动力低1.49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有17.25%为文盲。我国农业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限制了农业劳动力获得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技能,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造成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为负的重要原因。
 
    而我国农业女性化的上升趋势,使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又受到降低的冲击,农业综合生产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对农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大量农村男性青壮年的非农转移,有研究显示:农业劳动力的性别及年龄结构已经严重偏离了正常的结构,农业经营退化为靠化肥维持、由妇女经营的副业甚至转变为靠老人照看的庭院经济,这种对常态分布的过分偏离,将对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的问题。
 
    同时,农村青壮年男性的大量转移,导致农地的粗放经营,甚至土地抛荒,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洪名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探讨了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的利用、投入、产出等受到的影响,指出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投入、种植业结构、农业技术的采用,并对作物单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土地的耕种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单位土地上农家肥的投入和资金投入以及土地的种植指数影响尤为显著。即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逐渐放弃耕种程序繁杂、劳动力投入较多的作物,而会选择容易耕种和劳动力投入较少的作物及种植方式。
 
    (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
 
    现代农业使农业工具的现代化、农业管理和运作的科学化成为必须,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科学经营必将成为农民致富的动力和增长点。
 
    但由于多数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接受起来比较慢,使得农村的新技术难以推开,传统经验仍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缺乏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更别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提高,不注重科技含量,致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受阻、增产不增收、影响生产积极性的发挥,有的甚至乱用一些新技术成果,致使食品安全无保证,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而正是这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
 
    (三)对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影响
 
    产业化、规模化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要求将使劳动对象扩大,单位时间内劳动人数尽可能减少,劳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生产、销售、管理一条龙,这对生产和经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已成为农业主力军的农村女性无论在市场观念、科技信息、经营能力、科学管理水平的匮乏,都滞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
 
    (四)对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获得成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由于流动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缺少宏观调控,农村青壮年男性的大量外流,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女性化趋势,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失衡,必将会影响农业、农村、农民的和谐发展。
 
    三、农业女性化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影响
 
    农业经济管理,是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拥有最多的农业劳动力,即最庞大的农业人力资源队伍,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关注人力资源性别层面,仍然沿袭着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前,以男性为主要农业劳动力的制度。忽视人力资源中性别因素的管理制度,无疑已不适应当前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势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也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我国农民的非农化和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滞后不再仅仅是个妇女发展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性别比例均衡以及未来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如何针对非农转移带来的农业女性化状况和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促进和保证农业、农村和农村妇女的共同发展,进行有效地农业经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观念——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
 
    随着人类发展理论的进步,以人为本理论的提出,无性别发展理论已然过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妇女,农村的发展必须有妇女的发展。把性别观念融入农业经济管理理论,把农业女性的研究纳入理论研究的对象范畴和内容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理论研究中,只有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生存方式和实际需要与其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农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发展。
 
    (二)目标群体——把农业女性列为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群体
 
    农业女性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那么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理当是女性,如果仅仅一般地强调其妇女的作用,混同普通的群体,那么她们最终无法成为真正的主体。只有针对农业女性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目标、项目、政策、步骤、措施等管理方案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和管理水平,提高觉悟和自信心,不能局限于低层次的技术培训。
 
    例如,推广适合女性操作农业机械和耕种技术,开展适合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农业女性的农村合作组织,切实在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各环节,以女性为目标群体去设计,才能在农业女性化的背景下,确保我国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三)政策保障——制定并有效执行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来保护农业女性的利益
 
    我国现阶段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乏性别意识,在政策实施中无法保证平等对待男女两性。一些研究者提出这样的理论:男女教育机会的平等不等于教育结果的平等,男女就业机会的平等不等于就业结果的平等。
 
    虽然我国农业生产中女性劳动者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受传统观念以及女性特殊生理等状况的影响,女性劳动者在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中处于劣势,和男性的差距较大。有研究认为,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中决策层对目标群体缺乏社会性别意识,这就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所带来的好处不能惠及占有一定数量的女性劳动者群体。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服务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的资源主要受益群体是男性农业劳动者,妇女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被忽视,被边缘化。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不利于农业发展,更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
 
    因此,要普及和增强农业经济管理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并将这种社会性别意识贯穿于所有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当中,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农业女性权益保证的公共政策。
 
    (四)发展资源——为农业女性的主体地位提供发展支撑
 
    有研究者提出发展资源的概念:所谓发展资源,是主体得以超越生存层次的、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要素。发展资源的容量决定了主体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它应该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教育机会。能否平等地提供给农业女性教育机会,直接影响到在经济结构转换中,农业女性能否顺利地从比较效益低的产业部门转移到比较效益高的产业部门,进而影响到农户的增收问题。
 
    第二,流动机会。包括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及升迁流动。农业劳动力拥有流动的机会是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呈正相关。只有排除性别歧视,保证农业女性拥有和男性同样的流动就业机会,才能提供给农业女性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组织化程度。组织资源是群体接受教育、培训、流动的结构性支撑,农业女性拥有的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和持续性。
 
    第四,闲暇资源。发展不仅需要空间和制度性资源,也需要时间资源,即一定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以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研究显示,农业女性的闲暇资源明显匮乏于男性,人力资本边际成本低于男性,进而影响其边际收益。
 
    纵向比较,农村妇女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但横向比较男性而言,女性的发展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特别是在稀缺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女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如果无视农业女性在获得发展资源上的局限性,探讨女性农业主力军作用是苍白的。资源容量决定了资源拥有者的发展空间,农业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只有提供给农村妇女更多的发展资源,她们才能真正发挥农业主力军的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领导和管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一切的管理都要立足于人、用于人、实现于人,那么农业经济管理也不能脱离农业人的实际情况去空谈。基于我国农业女性化的现状,农业经济管理各项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在女性为农业主体这一前提下去落实,而只有这样,农业经济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调动多数农业劳动者——农业女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DB/OL].数字中国网,2008(7).
    2、尹希果,陈刚,付翔.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观察,2005(12).
    3、金一虹.农村妇女发展的资源约束与支持[J].浙江学刊,2000(6).
    4、洪名勇.建设新农村与贵州三农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董晓芳,周学军.从性别视角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政策[J].2007(1).
    6、孙秋,周丕东.农业女性化对妇女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8.
    7、邓赞武.农业女性化与女性发展[J].湘潮,2008(12).
    8、黄雯.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9、周庆行,宋常青.农业的女性化、老龄化趋势及其风险化解[J].新疆农垦经济,2008(2).
    (作者简介:于宏,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索志林,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静波,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博士)
   

推荐访问:农业经济 浅析 视角 管理制度 女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