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水源污染途径及防治对策(李宝琴,李宝艳,刘颖)

  1 引滦工程概况

引滦入津工程于1982年5月11日开工,1983年9月11日竣工通水,1984年8月经国家验收正式交付使用。该工程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跨流域、跨地区引水工程。该工程建成26年来已向天津市安全供水200亿m3,为天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

引滦入津工程是从位于河北省迁西县的潘家口水库引水,穿燕山山脉,使滦河水输入天津,全长234km,包括输水隧洞、天然河道、水库、泵站、专用输水明渠、桥闸涵、暗渠等工程215项。

2 引滦水源污染途径分析

随着引滦沿线经济的发展,引滦入津水质近年来水质有下降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上游矿业污染

引滦上游途径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市,此处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铁矿产地,而矿石的开采、冶炼以及尾矿砂排放到利用原有天然河道——黎河内,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由于非法采矿的增加造成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2.2周边农业、渔业的发展造成的污染

于桥水库周边分布着128个行政村、11.36万人口、10余家工厂企业、10多万亩耕地、2.5万亩鱼池,形成对库区水体的点、面污染,于桥水库水质逐步成为磷控制型富营养化水体。

2.3于桥库区采砂污染

于桥水库库区长期存在有非法采砂现象,昼夜不停的掠夺式开采造成了于桥水库的水质污染。

2.4水草衍生造成污染

(1)近年来,引滦沿线两座水库——于桥水库和尔王庄水库内滋生了大量的水草。由于水草的量巨大,造成其生长期内严重影响水体的PH值、溶解氧等指标。

(2)在水草死亡后,又迅速腐烂,造成水体氨氮、溶解氧等指标的恶化。

2.5气候因素造成污染

(1)近年来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污染治理的技术的落后,造成自2003年开始,京津冀地区地区的酸雨发生频率增加到20%甚至50%以上。由于酸雨的酸碱度指数PH 值低于 5.6 ,故严重影响了水体的PH值。

(2)降雨引起的地表径流将陆地上的污染物带入了引滦水体造成了污染。

2.6旅游业对水质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事业开始兴起,在于桥水库,许多当地村民利用游艇在水库库区开展旅游,游艇和游客不文明不卫生的活动对引滦水质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地水务管理、水政执法及公安部门多次联合执法进行禁止。

3 防治对策

3.1加强矿业治理

结合引滦上游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市等地的矿业部门及国土部门对矿业企业进行严格治理,针对采矿、冶炼、尾矿排放等环节分别制定防污措施,同时加大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严防对引滦水造成污染。甚至可以采取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关、停、并、转或搬迁至流域之外或修建集中或大规模污水处理厂等方法。

3.2完善引滦水源保护工程

(1)该工程的目的即解决由于周边工农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于桥水库水源保护工程、替代天然河道的输水箱涵和引滦专用输水明渠治理工程,实施了输水沿线的封闭治理。该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2)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对周边农村进行防污建设,大量减少了周边工农业的污染,但仍然有工程死角,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护引滦水源。

3.3严厉打击于桥水库非法采砂行为

(1)要建立治理于桥水库非法采砂联合协调机制,水务部门与当地政府成立治理于桥水库非法采砂联合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库区非法采砂治理工作。

(2)同时要充分发挥市水务局与蓟县政府联合执法作用,建立起一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科学运转、长期有效的执法体系、执法网络和执法机制,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众力合一的良好执法环境和局面,全面推动联合执法行动落到实处。

(3)要加强于桥水库非法采砂执法队伍力量,配备充足人员和车辆。

(4)要与蓟县政府联合行动,动用蓟县公安、交管、公路和当地乡镇政府等一切力量。

3.4治理水草防治污染

(1)采用机械打捞水草。在水草生长期用机械采割,并采用机械打捞;

(2)建立打捞水草突击队,在水草生长旺季及水草进入腐烂前期全力打捞,造成水质污染前进行预处理;

(3)开展科技攻关,针对库区水草生长规律,研究预防水草生长的生物技术和工程治理等长效措施:①定期对库区蓝绿藻和水草进行化验分析;②放养食草鱼类控制水草生长,扩大食物链;③库岸植被恢复与保护。

3.5气候造成的污染防治

因工业发展造成的酸雨污染以及地表径流携带污染不能够通过工程手段或技术手段进行防治,首先要在政策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污染气体排放要求指标,然后在群总层面上进行普及教育,使其认识到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

3.6旅游造成的污染防治

要加大执法力度,与当地执法部门相结合,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增加巡视检查的同时还要经常对附近村民进行保护引滦水质的宣传教育,通过引导和疏导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村民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从而减少旅游业对水质的污染。

3.7加强环境监测,对引滦沿线综合水质实施管理

依托现有水质化验队伍和设备,进一步加强力量,对关键指标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化验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必须对引滦全线水质实施流域综合水质管理,确保引滦饮用水的安全。

作者简介

李宝琴,(1975—),女,汉族,天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多年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水源 对策 防治 途径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