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越得到全面发展,人就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能改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用新视角正视发展中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着眼点与着力点,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和谐社会呼唤创新。和谐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繁荣文化增强文化力量的灵魂。进入21世纪,经济竞争实际上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虽然我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才资源比较匮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左右,仅停留在初中二年级的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因此我们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

    社会和谐重在求真务实地抓落实文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和谐社会内涵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当我们在头脑中确立落实的观念,对组织的任何一项制度、措施,都能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并且形成一种落实的习惯时,落实也就成了一种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时刻增强党员意识,自觉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激励自己,用党章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弘扬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访问: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