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县GDP增长因素分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营为主、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升、结构改善、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GDP 22.23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上半年我县GDP发展的主要特征

    1、一产业稳步推进。

    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撑下,我县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4.13亿元,增长3.5 %,完成增加值8.18亿元,增长3.4 %,占GDP的比重为36.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3%,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武冈(3.5%)、城步(3.5%)、列全市第三位。 

    2、二产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63亿元,同比增长20.9 %,占GDP的比重为2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1%,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绥宁(24.7%)、新宁(21.8%)、城步(21.7%)、邵阳(21.5%),列全市第5位。其中工业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完成增加值4.29亿元,增长22.5 %,增速在全市列第5位,对二产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0.7 %,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6 %,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6.1 %。 

    3、三产业较快发展

    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42亿元,增长12.5 %,占GDP的比重为37.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武冈市(13.9%),列全市第二位。三产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消费水平和意愿的提高,消费品市场和文化娱乐市场日趋活跃,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同比增长15.2%(现价),当然其中有部分原因是物价上涨的因素带来的。

    二、推动GDP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

    1、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在我县GDP总量迈上新台阶、增速突破低位平台的过程中,工业经济发挥着强大的牵引作用,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22.5%。由于近几年我县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卓有成效和新办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轨迹,全县不断涌现出新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企业,如行业有糖果业和竹胶板行业,企业有三可食品公司、傻牛食品厂和飞页纸业有限公司等。规模工业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我县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73亿元,同比增长32.7%,列全市第4位。规模工业在整个工业经济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推动工业经济较快向前发展。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转移和升级,我县作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工业经济将迎来更加宽广的发展舞台,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投资增速维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

    我县投资从2004年以来,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一举摆脱前期需求不足、徘徊难前的局面,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在高位有效地构筑起稳定的增长平台,对我县整体经济的较快发展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湘西地区大开发的有效实施,我县投资仍然具备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基础,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各方积极性调动充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将持续拉升我县整体经济的增长空间和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投资9.38亿元(占全市的14.5%),同比增长26.5%,其中城镇投资7.28亿元,增39.7%。

    3、消费市场呈现较大发展活力

    成熟经济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主要来自消费需求,我县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生产方面的发展潜力远没有达到饱和之前,扩大生产规模、挖掘投资需求空间是目前发展经济的首要选择。随着我县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观念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消费品市场不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和速度稳步提高,规模由2001年的7.22亿元扩大到2006年的12.26亿元,增幅由8.6%提高到16.3%,消费需求对经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日益凸现。

    三、制约经济更快发展的不利条件

    1、作为农业大县,一产业低位增长局面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我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一产业比重大,2006年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7%,高出全市17.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8.9个百分点,列全市第一位,极大地制约了我县GDP的增长步伐。传统的农业由于生产资料的限制(土地资源有限)以及比较效益较低,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不断降低,有文化、有技能、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导致一产业的增长空间受到很大压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削弱。尽管国家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扶助农业的发展,但所起的作用也仅仅是稳定农业的发展,短期内很难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增长速度高达2位数的局面难以重现。

    2、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将长时期制约我县经济起飞的步伐

    GDP衡量的是一个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和规模,它的发展是多方面经济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近几年我县规模工业呈现较充沛的发展活力,增幅名列全市前茅(第四位),我县GDP增幅尽管纵向比也有很大提高,横向比在全市排位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其中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产业结构深深影响我县GDP的增长步伐。

    我县产业结构呈现一产业高、二产业低、三产业不强的特征。我县一产业所占比重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最大,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最大,但结合表1看, 由于一产业增长幅度小,极大地制约了我县GDP的增长。从三次产业的增长来看,一、二、三在全市分别排名第三、第五和第二位,但GDP总额增长却排在最后一位。

    3、现代服务业落后的发展局面大大影响整体服务业水平的持续提高。

    我县属经济弱县,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偏小,服务业带有典型的“吃饭财政”特征,公共性、财政支出型服务业等非营利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将面临弹性不足而停滞不前。

    相反,需求弹性大、直接为生产活动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体服务业体系中影响力明显不够,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力度较弱。如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行业,我县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状态,2006年实现增加值4591万元,占服务业比重只有3.1%,基本可以忽略。

    交通运输仓储业基本上以传统的运输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业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公共服务型等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据三产业较大份额,2006年完成增加值50042万元,占整个三产业的33.8%,超过了三分之一,增速也明显高出整个服务业,增长16.9%,拉动我县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所产生的拉动力不具有持续性和扩张性,不利于我县服务业的长远和良性发展。

    注:年度产业结构一产业所占比重更大,2006年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46.7:18.5:32.7。        

 

推荐访问:我县 因素 增长 影响 分析